-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93.160
CCSP55
0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607.1—2025
滨海蓝碳碳汇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第1部分:通则
TechnicalGuidefortheSurveyandAccountingofCoastalBlueCarbonSink,Part1:GeneralPrinciples
2025-01-23发布2025-04-23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4/T2607.1—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2
5滨海蓝碳碳汇调查与核算边界 3
6滨海蓝碳碳汇调查与核算的工作流程 3
7滨海蓝碳碳汇调查与核算方法 4
参考文献 14
II
DB44/T2607.1—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是《滨海蓝碳碳汇能力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的第1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红树林;
——第3部分:海草床;
——第4部分:盐沼。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远、曾雪兰、郭芬、沈小梅、欧阳晓光、罗丽娟、祝振昌、张武英、黄敏德、洗献波、伍复胜。
DB44/T2607.1—2025
1
滨海蓝碳碳汇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第1部分:通则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调查与核算的基本原则、边界、工作流程和方法等的技术指导。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管辖范围内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调查与核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190—2017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
GB/T15919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
HY/T0349海洋碳汇核算方法
LY/T2252—2014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滨海,又称海岸带coastalzone
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
注:海岸带范围上限起自现代海水能够作用到陆地的最远界,下限为波浪作用影响海底的最深界,或现代沿岸沉积可以到达的海底最远界限。
[来源:GB/T18190—2017,2.1.3]
3.2
蓝碳bluecarbon
红树林、潮汐盐沼和海草床的土壤和地上活体生物量(叶片、树枝和树干),地下活体生物量(根系)及非活体生物量(凋落物和枯死木)中储存的碳。
[来源:ISBN:9787561570968-2018滨海蓝碳一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碳储量和碳排放因子评估方法P13,有修改]
3.3
海洋碳汇oceancarbonsink
红树林、盐沼、海草床、贝藻类等从空气或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来源:HY/T0349—2022,3.1]
3.4
红树林mangroves
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占优势的各种耐盐的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2
DB44/T2607.1—2025
[来源:HY/T0349—2022,3.2]
3.5
海草床seagrassbed
中、低纬度海域潮间带中、下区和低潮线以下数米乃至数十米浅水区海生显花植物(海草)和草栖动物繁茂的平坦软相地带。
[来源:GB/T15919—2010,5.56]
3.6
盐沼saltmarsh
分布在河口或海滨浅滩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
[来源:GB/T15919—2010,5.55]
3.7
碳库carbonpool
碳的储存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附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来源:LY/T2252—2014,3.2,有修改]
3.8
碳储量carbonstorage
一定体积的蓝碳生态系统中存储的有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4_T 2629—2025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_可搜索.pdf
- DB44_T 2630—2025 地理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规范.pdf
- DB44_T 2611—2025 城市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风险分级管理技术标准.pdf
- DB44_T 2628—2025 自然资源政务数据汇聚技术规程.pdf
- DB44_T 2627—2025 城市放射性地质调查技术规范.pdf
- DB44_T 2626—2025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中西医健康管理指南.pdf
- DB44_T 2607.4—2025 滨海蓝碳碳汇能力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 第4部分:盐沼.pdf
- DB44_T 2607.2—2025 滨海蓝碳碳汇能力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 第2部分:红树林.pdf
- DB44_T 2607.3—2025 滨海蓝碳碳汇能力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 第3部分:海草床.pdf
- DB44_T 2623—2025 道路工程高韧超薄磨耗层技术规范_.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