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湖南省冷水江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A.《涉江》与《离骚》都反映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B.《涉江》为屈原壮年时期写于湘沅流域
C.学者们对《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观点不一
D.《离骚》是屈原四十四岁左右写于汉北的作品
【答案】:C
2、代价,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付出的物质或精力,或作出的某种取舍、付出、投入和消耗。如用最小的代价办更多的事情。下列符合这一代价含义的是()
A.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代价
B.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
C.代价是一种理性的尺度
D.代价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社会实践主体为换取主导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整个社会进一步合理的发展
【答案】:B
3、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是()。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答案】:B
4、当地政府计划将该地区劳动力资源当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6∶1∶1调整为5∶3∶2,假设该地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不变,则大专,本科及以上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应分别增加多少万人?()。
A.43:25
B.40:22
C.36:18
D.39:21
【答案】:D
5、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发明创造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蒸汽机、电灯、轮船、无线电报
B.轮船、蒸汽机、电灯、无线电报
C.蒸汽机、轮船、电灯、无线电报
D.轮船、电灯、蒸汽机、无线电报
【答案】:C
6、设立最低工资的初衷是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人,但到头来这些人却找不到工作。有最低工资的规定,雇主当然是选聘生产力较高或较“可爱”的了。在美国,最低工资增加了种族歧视——支持这种结论的研究很多。最低工资制度让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
A.一些雇主有种族歧视
B.工资太低不能维持生活
C.没有了报酬上的就业优势
D.生产力不能满足雇主的要求
【答案】:C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杭州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难度非常大,但各有关部门仍要()为之。②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就必须加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③形势发展非常快,()使许多人出乎意料。
A.勉力沟通以至
B.勉励沟通以致
C.勉力勾通以致
D.勉励勾通以至
【答案】:A
8、以下关于矿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时()
A.最硬的矿物质是金刚石,最软的是石膏
B.矿物颗粒根据直径大小分为微粒,细粒,中粒,粗粒,巨粒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物资源,是由人,动物的遗体演化而来的
D.大部分矿物是由熔融和熔热的岩石等结晶而来的
【答案】:A
9、七寸对于()相当于()对于头绪
A.要害∶眉目
B.尺度∶线索
C.关键∶脉络
D.七步∶头脑
【答案】:A
10、以()为中心的唯物论思想,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
A.真理的本质是主管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实事求是
D.物质世界的可知
【答案】:C
11、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都希望逝者没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们永远地活下去,这是正常的情感。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每个死亡的生命至少在肉体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特征,并且整个肉体也必然消失,从精神层面上讲,生命的延续是脱离生物学概念的,一个人生命在精神层面存在多久,取决于这个生命为世界带来了多少值得怀念的东西,现代生命观提出了肉体的观念,将拥有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云南省弥勒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审定版.docx
- 2025年云南省芒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新版.docx
- 2025年山西省霍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完整.docx
- 2025年山东省即墨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陕西省韩城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省普宁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省新泰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偃师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1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禹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一套.docx
- 2025年浙江省诸暨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