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辽宁省北票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某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已经工作多年,他现在的工作却并不令人满意,上级领导对此也感到十分困惑。你认为对他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A.与他共同分析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
B.让他继续留在现岗位,再注意观察一段时间
C.向他转达领导的看法,希望他努力改进工作
D.明确告诉他,若不改进工作,将要被解雇
【答案】:A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乡村整洁人民幸福
B.乡居整洁乡里和谐
C.生态绿色设施现代
D.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答案】:D
3、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答案】:B
4、某超市购进一批商品,按照能获得50%的利润的定价,结果只销售了70%,为尽快将余下的商品销售出去,超市决定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能获得利润的82%,问余下的商品几折出售?()
A.6.5折
B.7折
C.7.5折
D.8折
【答案】:D
5、2002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各国论文数
A.第4
B.第5
C.第6
D.第7
【答案】:C
6、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方向上平等前进,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
B.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左拐50度
C.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左拐50度
D.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
【答案】:B
7、在陕西省委十三届二次全委会上,省委书记胡和平提出,要以发展“三个经济”为突破口,努力使对外开放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优势。下列符合“三个经济”提法的是()
A.绿色经济、实体经济、共享经济
B.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
C.绿色经济、创新经济、共享经济
D.枢纽经济、网络经济、流动经济
【答案】:B
8、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恐惧的事很少,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被自己吓住了,大多数的恐惧,来源于我们的()。
A.引起经历
B.需要幻觉
C.产生猜测
D.值得想象
【答案】:D
9、语言要素的变化,有时并非等待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化---也就是说,即使社会生活没有发生显著变动,语汇、语音和语法都可能悄悄地起变化,语汇的变化比较显而易见。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语言要素的变化并非完全受社会生活支配
B.语言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经常存在的
C.当社会生活发展变化时,语言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
D.一般地讲,语汇变化较语音变化明显
【答案】:A
10、小明从A地出发,需要先走一段平路,再爬一段上坡路才能到达B地,到达B地后,他停留一小时后按原路返回A地。小明走平地的速度为千米/小时,上坡速度为4千米/小时,下坡速度为8千米/小时。小明从出发到返回共用7小时,则A、B两地的距离为()千米。
A.10
B.12
C.15
D.16
【答案】:D
11、DDT是一种会累积在生物体内,无法排出生物体的毒性物质,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甲是绿色植物,乙是草食性动物,丙是肉食性动物,丁是细菌和霉菌,四类生物构成食物链关系,则体内所含的DDT量最多的生物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12、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都希望逝者没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们永远地活下去,这是正常的情感。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每个死亡的生命至少在肉体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特征,并且整个肉体也必然消失,从精神层面上讲,生命的延续是脱离生物学概念的,一个人生命在精神层面存在多久,取决于这个生命为世界带来了多少值得怀念的东西,现代生命观提出了肉体的观念,将拥有自己的器官是为生命的延续,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存续的最好方式。这段文字主要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广东省吴川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推荐.docx
- 2025年浙江省平湖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福建省建瓯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整版.docx
- 2025年河南省荥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广东省南雄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枣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荥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