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甘肃省敦煌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行政诉讼的一审程序由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四个相互衔接的阶段构成,以下关于该四个阶段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告起诉,应当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B.人民法院对起诉做审查后,认为符合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的,应在7日内立案受理
C.行政诉讼一审审理的方式为书面审理
D.经审理,人民法院认为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答案】:C
2、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即()。
A.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但可有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B.可有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可有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C.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D.有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答案】:C
3、某国家1974~1990年外贸状况资料统计(以美元计)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答案】:C
4、旧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日,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日,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我们()。
A.龙抬头的历史记载
B.龙抬头的祭祀活动
C.龙抬头的来历
D.龙抬头的节令
【答案】:C
5、1,8,9,4,(),1/6。
A.3
B.2
C.1
D.1/3
【答案】:C
6、李某患精神病久治不愈,其妻起诉要求离婚,人民法院应指定()为李某的监护人代理诉讼。
A.李父,80岁,退休工人
B.李之长子,25岁,现在外国留学
C.李之次子,20岁,在校大学生
D.李之弟,43岁,工人
【答案】:A
7、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寥若晨星
B.历历可数
C.孤鸾寡鹄
D.光前绝后
【答案】:A
8、甲乙两个班的士兵同时从起点出发,向10公里外的目的地匀速急行军,甲乙两班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250米和200米。行军途中,甲班每看到一次信号弹,就会以n×20%(n为当前已看到信号弹的次数)的原速度向后行军1分钟,随后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行军,最后乙班比甲班先到达目的地。问甲班在行军途中看到了几次信号弹?()
A.6
B.7
C.8
D.9
【答案】:A
9、冷静观察,直面现实,正视困难,我们的双脚就能站到()的大地上,拥有牢固的立足点,就能看到远方的地平线,找到()的方位感。
A.结实正确
B.坚韧精准
C.坚实准确
D.坚硬精确
【答案】:C
10、甲乙两人计划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7: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因事耽搁,9:00才出发。为了追上乙,甲决定跑步前进,跑步的速度是乙步行速度的2.5倍,但每跑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那么甲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乙?()
A.10:20
B.12:10
C.14:30
D.16:10
【答案】:C
11、方言,指各地用语。周秦之时,政府派遣“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语,并加以记录整理。两千多年前,西汉扬雄著《轩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应劭将此书名简称为《方言》,此后“方言”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60年后,普通话推广已非常成功,而方言却面临着式微、需要保护的局面。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方言与普通话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B.说明方言与普通话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
C.作者认为普通话的推广导致了方言式微的局面
D.应该思考如何让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相得益彰
【答案】:D
1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广义上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
B.早在西汉时期,该地区已经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主要生产稻米和丝绸
C.阉闾、顾恺之、黄道婆、孙权、苏轼等都是该地区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D.该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答案】:B
13、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
A.走自己的路
B.坚持党的领导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案】:D
14、因工作需要,某单位决定从本单位的3位女性(小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明光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新版.docx
- 2025年云南省景洪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吉林省舒兰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苏省太仓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广汉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汇编.docx
- 2025年山东省寿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省霸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整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东宁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推荐.docx
- 云南省蒙自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新版.docx
- 2025年江苏省仪征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