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四集《一统——大一统的国家诞生》
统一的文字、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车辆车轨,郡县制管理体系的创建,大一统思想的开启,塑造了中国国家形态与精神内核的根基。自此,统一成为中国人内心不变的追求。
第一季第四集一统——大一统的国家诞生
【兼并六国之后的嬴政,需要一个新的称谓,由他而始,千秋万代。自认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的嬴政,把“皇帝”作为自己的称谓。“皇帝”——这个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就此诞生。】
如日中天的法家思想,照耀着刚刚完成统一的秦王朝。同样冉冉升起的,当世最成功的法家李斯,此刻却感受到烈日般的灼烧,它来自嬴政的怒意和申斥。
完成天下霸业的嬴政,厌倦了“王”这一称谓。他没有兴趣成为下一个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想与大禹、商汤相提并论,他需要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新称谓,由他而始,千秋万代。
群臣议论不休,但在廷尉李斯看来,或许这个新的称谓就在嬴政心中,李斯和同僚们要做的,不过是将它猜出来。
君心难测。咸阳宫内,灯火通明;咸阳宫外,山川大地一片寂静。这是公元前221年。
肆一统
嬴政总算等来了讨论结果,大臣们向他汇报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所以建议用泰皇。
嬴政否定了他们提供的称号,宣布自己的决定: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就叫“皇帝”。
“另外,朕可称始皇帝。”
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就此凝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名词,两千多年未曾改变。与皇帝一同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国家。
老练沉稳的李斯内心激荡,作为秦王朝的重要缔造者,他将一生的成败、荣辱都与这个国家紧紧捆绑。他赢了,但也老了。
不过,李斯做好准备,要为这个新国家的整体设计倾尽毕生之力。
秦朝已将周朝土地尽数纳入版图,涵盖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至辽东,西抵陇西,南据岭南,北达阴山。
尽管过往的周王室在名义上也拥有疆域相近的土地,但各个诸侯国都有相对独立的政治、行政体系。
显然,始皇帝不想沿用周朝的方式来管理他的国家,但他并没有事先制定详细计划,而要想换一种方式,难度很大,始皇帝和他的群臣只能摸索前行。
持续数百年的兵戈杀伐结束了,恍如一梦,百废待兴。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始皇帝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让从前的六国子民顺服于他。
大秦铁骑已扫平六国,但反抗复辟的势力仍在各处涌动。习惯了战争的人们还不熟悉和平,习惯了对立的人们还不熟悉交流。
始皇帝想到了一个策略:将六国贵族和富豪尽数迁入秦国都城咸阳。这样既可以监控他们的举动,又能繁荣咸
阳经济。但要彻底消除兵戈隐患,这还远远不够。
有一天,咸阳宫前突然竖起12尊巨大的金色铜人。这些铜人是始皇帝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集中到咸阳,熔化铸造而成。
没收兵器,是一种最直接的息武方式,也是一种饱含警示意味的象征。赫然矗立的12铜人,向天下昭示了始皇帝不容争辩的威权和神圣。
“六国利器,尽铸于此12金人,从此天下无兵。”
军事问题暂时不是焦点了,始皇帝向李斯和群臣提出下一个问题:这个新国家要建立一个怎样的政治体制?
人人心知肚明,这是根本中的根本,要害中的要害。跟随始皇帝打天下的群臣,现在面临治天下的制度选择。
过去几十年,尤其是最近这十年,他们几乎全部都选对了。而一朝站在权力的峰顶,他们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
有大臣提出延续分封制,因为六国旧地远离秦朝政治中心,所以应该参照周朝旧例,把秦朝王子们分封到各地镇守,以此保持国家的稳定。
分封制看上去比较稳妥,既有先例可循,实施起来又相对简单,因此得到了多数官员的赞同。但李斯隐约猜到,这不是始皇帝心中的意图。
当初,周朝的建立者把天下分封给王族子弟和功臣。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曾经的亲族关系疏远,逐渐如仇人般相互攻击,诸侯间战乱不休,直至把周王朝带向深渊。
“如今仰赖陛下的神威,实现一统。四海之内,皆为国家的郡县,诸子功臣都得到了重赏,这种局面很容易治理。天下没有二心,这就是国家安定之法。”
这才是始皇帝想要的——一种强化中央权力的、全新的国家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后来被命名为郡县制。
早在半个世纪前的秦昭王时期,秦就有设郡的记载。后来,秦国逐渐变为一个对全体人口实行有效控制的国家,最大程度地汲取了社会资源,最终赢得统一战争。
如今,天下初定,始皇帝决定,把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推广至全国,以全面的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秦帝国的统治框架设计一锤定音,始皇帝下诏,在帝国版图上共规划设计了36个郡,郡下辖若干县,郡与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县以下设乡,乡下设里,为帝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此外,在乡里还有掌管治安、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设亭长。
郡县制的根本,就是以皇帝为核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