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山东省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从1970年到1990年,日平均发电用水量大约增加了多少万吨?()。
A.30
B.45
C.75
D.120
【答案】:C
2、下列关于血管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三大部分
B.动脉是血液从全身流向心脏的管道,而静脉正好相反
C.我们平常在自己胳膊上、腿上看到的“青筋”是静脉
D.我们平常所说的脉搏,也就是医生诊病时所摸的脉,是动脉
【答案】:B
3、建华中学共有1600名学生,其中喜欢乒乓球的有1180人,喜欢羽毛球的有1360人,喜欢篮球的有1250人,喜欢足球的有1040人,问以上四项球类运动都喜欢的至少有几人()
A.20人
B.30人
C.40人
D.50人
【答案】:B
4、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几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根本原因在于阶级的局限性,在于所处敌我矛盾中的地位,由于物质欲望、社会地位的诱惑,农民起义的最高目标就是使自己成为地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正是这一目标的体现,虽然在后来的农民起义中不时出现“均贫富,等贵贱”的平等、均富思想,但最后无不蜕变成为享乐主义、权力思想的奴隶,作为农民起义的结晶——太平天国的历史清晰地印证了这一事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起义必须依赖存有异心的地主知识分子,受教育水平所限,农民起义的领袖们必须由文化水平较高的地主阶级异化成员为其出谋划策,而最终又被他们所同化,农民起义最终演变为迈向皇座的工具或者臣服于旧有的政权结构,坚持者的结局就只剩下孤立、毁灭。以下各项不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A.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出农民起义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权位和物质利益
C.“均贫富,等贵贱”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农民起义者的最高目标发生了转变,但由于内部地主知识分子的同化,最高目标中途夭折
D.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主知识分子帮助农民起义扩大并成功,但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蜕化、变质
【答案】:D
5、国库券发行之后,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买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述问题(计算时交易佣金不计。另,根据我国银行系统计息方法,不计复息,即每一年所得利息不作为第二年计息的本金)。
A.128.5
B.141.88
C.152.5
D.179.3
【答案】:B
6、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人们说到李书记,总是称赞他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恩怨。②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从自己的责任心人手检讨一番呢?()
A.光明磊落反躬自省
B.正大光明反躬自责
C.光明磊落反躬自责
D.正大光明反躬自省
【答案】:A
7、8,12,24,60,180,()
A.660
B.630
C.600
D.540
【答案】:B
8、制度对于()相当于()对于实施
A.建设;执行
B.章程;管理
C.完善;政策
D.欠缺;延缓
【答案】:C
9、()对于针灸相当于理财对于()
A.中药;消费
B.中医;银行
C.治疗;储蓄
D.推拿;利息
【答案】:C
10、冬至这一天,下列哪个城市白天最长?()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答案】:D
11、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文化传统,从积极意义上讲,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秉持了儒家忧天下、哀民生的社会责任心,也涵养了道家亲自然、轻功利的超脱情怀;从消极意义上讲,士阶层中的平庸之辈以儒家为做官的敲门砖,以道家为归隐的安慰剂。不论何种情形,中国士人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在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即使是优秀分子,其社会责任心也被限制在忠君意识的范围内,其超脱情怀也往往成为仕途失意时的自我安慰。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儒道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之本
B.中国知识分子秉承了儒道两家之所长
C.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道思想的影响
D.皇权体制造就了儒道互补的士人传统
【答案】:D
12、符号冲突是指在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发讯人”和“收讯人”由于各自在思想、认识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而造成交流的矛盾或冲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冲突的是()。
A.京剧用脸谱符号表达人物不同的个性
B.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C.买家要求用日元结算,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
D.“0K”的手势在美国代表同意,在日本代表钱
【答案】:D
13、以下组织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山东省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蒙自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一套.docx
- 云南省文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及参考答案.docx
- 山东省邹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山西省永济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省安国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吉林省延吉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一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德兴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1套.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河南省新郑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学生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