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三单元测评(B)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

A.“崇文抑武”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答案:A

2.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科举制度更能选拔大量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淌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峻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度的特点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两层信息:布衣出身的比例高;通过科举入仕的布衣比重不断加大。这说明宋代社会阶层的流淌性强,科举制在阶层流淌中作用大且具有开放性,故B项正确;科举选官并不能保证官员的优秀,故A项错误;材料是统计入仕前的身份比例,并不能说明官员数量,故C项错误;布衣入仕并不意味着限制世家子弟,故D项错误。

答案:B

3.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北宋以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地方分裂割据现象的重要缘由。下列各项中最能全面反映其政治体制变革的是()

A.文人治国

B.分化事权

C.减弱相权

D.兵将分别

解析:北宋初期为了加强中心集权,从军事、政治、财政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分割中心到地方的权力,避开了分裂割据局面的消灭。故选B项。

答案:B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倡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促成因素不包括()

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C.辽夏威逼,边防压力

D.权臣弄政,政局动荡

解析:权臣弄政,政局动荡不符合宋代的政治特征,故选D项。

答案:D

5.南宋范成大出访金朝时,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敬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取了中原的文化

解析:无论是诗中的“菊花”,还是自注里的“重阳”,都表明白女真族对重阳节的重视,说明其乐观吸取中原文化,故选D项。

答案:D

6.(公元1127年)“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宋史·本纪其次十三》的这段记载反映的历史大事()

A.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B.维持了南北相对和平的局面

C.直接导致了绍兴和议的签订

D.南宋灭亡

解析:“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是指金南下,北宋被金朝攻灭,故选A项。

答案:A

7.“(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疗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消灭该局面的主要缘由是()

A.民族交融加强

B.宋辽边界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制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宋辽之间的和平交往局面,这是澶渊之盟签订后形成的情景,故C项正确。

答案:C

8.“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答案:D

9.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即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一政策反映出元代()

A.实行“与民争利”的做法

B.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

C.对海外贸易实行鼓舞态度

D.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答案:A

10.与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边疆

地区

合计

春秋战国

至北宋

91

27

1

0

119

南宋至明清

16

73

15

10

114

合计

107

100

16

10

233

(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解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的岭南地区也得到了肯定的开发。①古代思想家曾经最多,后渐渐削减,是黄河流域;②渐渐成为中国人才汇聚之地,是中国新的经济重心,即长江流域;③虽然有所进展,但是,没有超越长江流域,是岭南地区。故选A项。

答案:A

11.《宋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