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以下事件不是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是()。
A.统一六国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商鞅变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秦始皇嬴政(前259年1月27日-前210年),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A项正确,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B项正确,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C项正确,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D项错误,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故本题选D。
2、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礼、乐、射、()书、数;而所列经典中属于《四书》的是:《大学》、《中庸》、《论语》、()。以分号为界,前指“六艺”选项,后指经典选项,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御;《孟子》
B.驾;《诗经》
C.骑;《尚书》
D.剑;《春秋》
E.歌;《易经》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的统称,“礼”,指礼节;“乐”,指音乐舞蹈;“射”,指射箭;“御”,指驾车的技术;“书”,指书法;“数”,指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朱熹从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与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B项错误,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的统称。《诗经》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书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里面收集了有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古代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项错误,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的统称。《尚书》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尚书》又称《书》、《书经》,《尚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散文集。D项错误,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的统称。《春秋》与《尚书》、《诗经》、《礼记》、《周易》合称为“五经”。《春秋》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记,记述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二百多年的历史。E项错误,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的统称。《易经》即《周易》,与《诗经》、《礼记》、《尚书》、《春秋》合称为“五经”,《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故本题选A。
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的一生。
A.韩信
B.萧何
C.张良
D.赵高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形容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故本题选A。
4、下列关于山东古代文学方面代表人物描述错误的是()。
A.刘勰,字彦和,南朝梁时期的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其代表作是《文心雕龙》和《齐民要术》。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主要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C.李开先,济南章丘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等,被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
D.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现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刘勰,字彦和,是南朝梁时期的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品是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而《齐民要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