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五集《天下——汉帝国奏响千古强音》.docx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五集《天下——汉帝国奏响千古强音》.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第一季第五集《天下——汉帝国奏响千古强音》

历经那些激荡着雄心壮志的岁月,汉帝国带着青春朝气,奏响了千古不绝的强音。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如同两根坚实的支柱,令中国在世界东方长久屹立。

第一季第五集天下——汉帝国奏响千古强音

【如果说秦王朝为中国的国家制度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底盘,那么汉朝则铸就了一个恒久的框架。汉,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创立的国家,在汉武帝刘彻改革治理下,带着青春朝气,奏响了千古不绝的强音。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得以确立,如同两根坚实的支柱,令中国在世界东方长久屹立。】

这是刘彻一生中最难堪的时刻。

在公元前14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里,刚刚继位不久的皇帝刘彻匆匆赶到长乐宫。他一踏进戒备森严的宫殿大门,就遭到祖母窦太后的迎面痛斥。

尽管窦太后年事已高,但她的盛怒依旧威风凛凛,闻者胆寒。刘彻一手提拔的两位朝廷高官赵绾、王臧的名字,在窦太后的怒斥中频频出现。

他也刚刚得知,就在昨天深夜,这两个大臣突然被捕入狱。与此同时,身为皇亲国戚的当朝丞相和太尉也被罢免。

17岁的皇帝看上去还显得十分稚嫩,他的执政能力正在经受太皇太后的强烈质疑。年轻的刘彻究竟能不能掌控天下?

伍天下

一年多以前,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刘启给16岁的儿子刘彻举办了成年礼。

按当时的习惯,成年礼的举办要等到20岁,但是,刘启等不了那么久了。他身患重病,自知来日无多,为了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他必须这么办。

在此之前,他曾就皇位继承人选究竟应该是被封为梁王的弟弟还是年幼的儿子,与母亲窦太后有过分歧。最后,他坚持了自己。

刘启的一生,无论家事国事,他都很尊重母亲的意见,唯独这一次例外。很快,刘启驾崩,刘彻登基,成为汉帝国的第七个皇帝。

失明多年的窦太后可能已经记不清孙儿的模样,不过,在她记忆中,刘彻至少是听话的。

他一定会像先帝刘启一样,遵守汉帝国历代传下来的祖制,无为而治地管理好这个国家。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按部就班的好皇帝。

但刘彻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开创性地使用了年号。之前的皇帝,哪怕秦始皇、汉高祖,也只是从即位起记年数,并没有年号一说。

刘彻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叫“建元”。元,在汉语中的重要含义是开端。

秦帝国灭亡以后,平民小吏刘邦开创了又一个大一统国家,立国号“汉”。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创立的帝国。

为了感谢一起打天下的伙伴,刘邦在立国前后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王,但登上帝位后,他就逐个清除异姓王,同时分封同姓王。

刘邦去世时,已建立九个同姓王国,异姓王国则只留有长沙一个。

汉朝版图的大部分都为十个分封国所有,皇帝直接管辖的郡只有15个。这些诸侯王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其百官设置如同中央朝廷。

汉朝初期的国家管理,本质上还是郡县制。但由于分封国的存在,郡县制与分封制两个系统实际并行。之后,几经削、立变更,刘彻登基时,分封国的数量到了24个。

16岁的刘彻有着异于常人的成熟,他从不轻易表达态度。不表达,并不代表没有态度。刘彻清醒地知道,身在宫廷中的自己是孤独的。

他在三岁时,就经历了七国之乱。父亲景帝即位之初,试图削弱诸侯王势力,下诏削夺吴、楚、赵等王国的封地。结果,吴王联合六国发起一场叛乱。景帝用三个月平定叛乱,加强了手中的权力。

汉帝国还未走远的这段较量,时刻提醒着帝国的这位新任接班人。帝国要在自己的治理下前进发展,那就要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是真正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个“皇帝”的称谓。

只是,可能到了那一天,他会更加孤独。他只有一个人,永远就他自己一个人,但那是他想要的。

长安郊外,是少年刘彻常去的地方。风和日丽,他可以自在感受天地的美好,也可以一探汉帝国所尊崇的黄老之学。

刘彻登基时的汉帝国。虽然内有诸侯之忧,外有匈奴之患,但确实算得上一个阳光灿烂的安稳之世。

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特别是文帝、景帝轻徭薄赋的苦心经营,中国呈现出几个世纪未见的祥和富裕。

国家粮库中的粮食不断存入,新粮只能堆在旧粮上,越积越多,都溢出了粮仓。府库里的铜钱也越存越多,时间一长,连穿钱的绳子都烂了。

刘彻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氏,亲眼目睹了丈夫和儿子两代帝王的成就。

在她看来,能有这样的繁荣,不是因为文帝和景帝有多能干,只是因为他们遵循了汉朝立国之初所确定的国家管理的思想核心——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诞生于稷下学宫,以黄帝、老子为旗帜和依托,发扬刑名之学的思想,认为对于皇帝,最重要的就是无为而治。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彻接手的是一份丰厚的基业,只需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下去,应该就能做个太平天子。但不知为何,初登大位的少年却隐隐看到了并不遥远的危机。

在黑夜里辗转难眠的时候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