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山东省昌邑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解放更大的阻力,显然来自既得利益。无可否认,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是一个利益结构越来越不均匀的过程。强势群体拿走了过多的利益,有一些是合理回报,有一些却未必合理,而不过是利用制度缺陷、借助自己的特殊地位获致,还有一些甚至是罪恶得利。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同时也是利益格局大调整,这势必大大压缩既得利益的空间。某些改革先行者,后来成了既得利益者,进而成了思想解放的阻力。为什么思想解放容易口号化、标签化,难于落实,难于把自己摆进去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某些既得利益者对思想解放的抵触,应属人之常情。但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命运,不应为个别人的既得利益所累。何况,凡是不公平的都无法长久,本来就是历史的铁律。所以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越来越成为人类共有的梦想;分享的意识、人均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最大公约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如钱塘之潮沛然东来,其势不能御。人不可与潮流为敌。对既得利益的固守,或能持续一时,却不可能持续一世。不该属于自己的终究会守不住,区别只在于是体面的主动让渡,还是不体面地被动失去。这就需要既得利益者有精神内省,有良知。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得有责任感、使命感,且不说超凡脱俗,至少可以活得更高雅一点,更有尊严一点。这就需要超越的眼光,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尊重社会的普遍感受,尊重社会的普遍需求,重建利益相对均衡的新秩序。大家好你才能好,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的红利,才可能国泰民安,你才可能是安全的。否则,在一个断裂和倾斜的社会中,纵然坐拥金山,坐拥无上权力,终究也不过是流沙上的建筑。这段文字的主题是()
A.既得利益是思想解放的阻力
B.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C.人不可与潮流为敌
D.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答案】:A
2、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戒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A.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B.为官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
C.为官既要廉政,还要勤政
D.为官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答案】:D
3、①能克服地球引力的火箭是不能“发现”的②“发现”一词与自然界的规律有关,发现规律就像是在海洋中发现过去人们不知道的海岛③而“发明”一词,只与我们如何利用和建设这些海岛有关④火箭只能被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来,这是发明⑤而万有引力定律只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被发现,发现它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⑥人们常常把“发明”混同于“发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⑥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②⑤③⑥
C.⑥②③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③②
【答案】:A
4、在刑法的涉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用的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案】:D
5、早上7点两组农民开始在麦田里收割麦子,其中甲组20人,乙组15人。8点半,甲组分出10人捆麦子;10点,甲组将本组所有已割的麦子捆好后,全部帮乙组捆麦子;如果乙组农民一直在割麦子,什么时候乙组所有已割的麦子能够捆好?(假设每个农民的工作效率相同)
A.10:45
B.11:00
C.11:15
D.11:30
【答案】:B
6、①这两天,“法律红人”罗翔的一段视频刷了屏。在一档谈话节目中,罗翔说起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2003年冬天,当时还在北大读博的罗翔,路上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这位老人从北京西站一路步行只为找一家法律援助中心。罗翔提出打车送她过去,老太太“噗通”跪下了。那时罗翔刚刚拿到律师执照,担心惹上麻烦,最终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当到了援助中心门口,老人一句“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击中了罗翔,以至于虽然18年过去了,他还是难以原谅自己,他说:“我是在用虚伪的道德优越感来掩饰内心。”
A.(a)
B.(b)
C.(c)
D.(d)
【答案】:B
7、在20世纪,失望于西方文明的一代求索者,面对着东西日趋频繁的交流和接触,不满足前辈间接认知中国精神的方式,便纷纷踏上了东来“朝圣”的征途,开辟出直面对话的新途径。他们都梦想用中国哲学精神来根治西方社会弊病,期盼着从那里寻回疗救自身的灵药和补正自家文化的方略。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接受中国文化价值、分享中国思想精髓时,也难以回避前辈惯常的实用取向。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部分西方学者在理解中国文化时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简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汇编.docx
- 2025年浙江省海宁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完整版.docx
- 四川省简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必考题.docx
- 2025年浙江省慈溪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河北省定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整版.docx
- 2025年广东省吴川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湖南省浏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山东省滕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学生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