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引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依据相关政策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到[具体年份],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具体目标如下: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明显提高,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和中药饮片处方占比稳步提升。
2.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人员配备更加合理。
4.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布局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发挥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中的龙头作用。
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标准化建设,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完善中医诊疗设备配备,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设置中医诊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能够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防治疾病。
2.促进中医药资源共享
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和协作机制,县级中医医院要定期选派中医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带教,指导开展中医药服务。
推进区域内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基层中医药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中医医院之间的转诊和中医药服务的衔接。
(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1.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依托县级中医医院或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本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筛选、推广和培训工作。
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临床带教等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并应用至少[X]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敷熨、熏洗、穴位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
2.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
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中医药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
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定期组织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
建立基层中医药人员师承教育制度,选拔有经验的中医药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带徒授业,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
3.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领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
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制定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训等方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
鼓励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对到基层工作的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合理配备中医药人员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额,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X]%。
村卫生室至少配备[X]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四)强化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1.完善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满足中医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的需要。
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促进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基层中医药服务信息平台,与县级中医医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中医药服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业务协同。
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docx
- 基坑支护工程监理规划.docx
- 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基坑支护应急预案.docx
-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x
- 基坑支护挂网喷浆施工方案.docx
- 基坑支护方案-汽车站.docx
- 基坑支护应急预案45984.docx
- 基坑支护方案.docx
- 基坑支护换撑及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