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土地改革》作业设计
学段:八年级学科:初中历史姓名:
单位:联系电话: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
课程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标准
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土地改革的原因。
学习2、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说出土地改革的时间、具体措施、结果。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增强热爱党和祖国的情
感。
依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作业,在注重基础知识落实
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判断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题全员通过,
策略能力提升题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基础薄弱的同学尝试完成。
鼓励学生尽力完成作业,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作业布置:分为基础知识题、能力提升题、拓展延伸题
实施1、基础知识题要求全体学生都需完成,时间在2分钟左右,
过程这部分作业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依据教材可以直接完成,
与策通过做题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略2、能力提升题稍有难度,时间5分钟左右。经过思考判断
并归纳总结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1
3、拓展延伸题具有开放性,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培养学
生的合作能力并关注社会现实,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实施策略:一、坚持以生为本,确立现代作业观。
二、优化作业设计和布置,提高作业质量。实施分层作业,
调控作业难度,促进差异发展。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坚持
量适质高、结构优化的原则。
基础知识作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
剥削的解放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
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3.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新中国土地改革
为例,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A.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
B.1950年冬,全国土改分批进行
C.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2
能力提升作业:
1.(2021·内蒙古包头)如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
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
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形成D.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夙愿
2.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
实施
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过程
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
与策
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
略
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选自《建
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