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一千三百年来,这个名字曾经风靡过整个中国大地。使千百万士子追逐着这顶桂冠,通过金榜题名,步入政坛,获得升官晋级的机会。中国的老百性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全国震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01中国科举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科举意在选才,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02科举之路宋真宗时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中读。进士及第的尊荣促进了人们的立志求学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养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不良风气。科举考试好像一架伸向云端的阶梯,只能一级级往上爬。考童生是第一步。有的白身,即没有学位的人,到了70岁还在考童生。考童生就是考秀才,要经过由知县主考的县考、由知府主考的府考和由省里学政主考的院考,取得秀才资格。有了秀才身份,便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是省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环节。乡试又叫秋闱,都在秋天举行。试题由皇帝亲定,监考官也是皇帝从中央任命。乡试竞争十分激烈,一般10到20个秀才中选取一名,考上就称举人。做了举人,便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即进京赶考,会试也叫春闱。会试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共试三场,每场三天,连考九天,淘汰率在90%以上。通过考试的人取得“贡士”称号。12341中了“进士”就可做官,但官大官小取决于最后殿试。殿试最初在紫禁城太和殿,乾隆以后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亲拟试题和评判考卷。康熙以后才改由阅卷大臣批阅,只有前十名试卷进呈皇帝御览。2殿试一甲取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共取一百到三百人不等。头甲和二甲前七名次序由皇帝钦定,之后一、二、三甲按成绩排序填写金榜。金榜有大小两种,小金榜奏呈皇帝御览,大金榜则张贴于长安门外。3得中头甲的披红挂彩,骑马街前亮相,何等风光!落榜的却面如死灰,脆弱的或昏倒在金榜之下,或一根麻绳上吊,从此永诀考场。也有乐极生悲的,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得中举人却又疯了。【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如世称明代唐寅为唐解元。1【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2【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3【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因为考中进士非常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所以进士及第被社会称作“成名”,亦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今河北南宫人)。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01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02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03【历史知识】中国历代状元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ppt
-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PPT.ppt
-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ppt
- 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ppt
-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ppt
- 古今中外爱情故事.ppt
- 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
- 六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子.ppt
- 地面装饰材料-陶瓷、锦砖.ppt
-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ppt
- 2025年中国医药食品水处理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布雷菲尔德A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十七键黑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医院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布面凉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布艺沙发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0年中国企业人才战略趋势白皮书.pdf
- 2025年中国十三槽式光学镜片超声清洗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医用手感应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