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1.040.11C00/O9
团体
标
T/CACM0232017
针灸治疗焦虑障碍临床诊疗指南
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gulidelinesofaculpulnctulre
foranxietydisorder
2017-11-14发布2017-11-14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玉
引言 芋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1
4流行病学特点 1
5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 1
6诊断及特征 2
7针灸治疗 5
8并发症的预防 8
9康复调摄 8
10指南制定方法 8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提出。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中医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指南起草组(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军、王朋、王子辰、王欣君、白鹏、刘存志、刘然、迟振海、张佳佳、陈三三、陈晟、赵吉平、高树中、唐巍、倪金霞、申峰、谭程。
指南执笔人:王军、陈晟。
指南编写秘书:陈晟、张佳佳。
玉
Ⅲ
引言
本指南主要针对焦虑障碍的针灸治疗,包括针灸治疗广泛焦虑障碍和惊恐发作,主要适用于中国内地针灸从业者、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从事针灸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其他相关科室医生参考使用。主要目的是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焦虑障碍的针灸临床治疗方案,指导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针灸治疗焦虑障碍的相关症状历史悠久,且优势明显,不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国内外迄今为止尚未形成针灸治疗本病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还没有一套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研究、由权威机构发布的针灸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诊疗指南,缺乏处理各类针灸专业技术问题共同遵守的规范,有必要采用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并结合专家共识的形式对针灸治疗焦虑障碍进行系统评价整理,制定一个规范化的有效的诊疗方案,这将有利于针灸治疗焦虑障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
1
T/CACM023—2017
针灸治疗焦虑障碍临床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确诊为焦虑障碍的患者的针灸治疗,包括广泛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轻者可以单独应用,重者可以配合药物或心理疏导治疗。继发性焦虑障碍也可以参照本指南进行临床操作。
本指南的使用范围包括中国内地的针灸从业者、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从事针灸专业的科研工作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GB/T30232—2013针灸学通用术语
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21709.21—2013针刺技术操作规范第21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GB/T21709.8—2007针刺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GB/T21709.3—2008针刺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
GB/T21709.11—2009针刺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
焦虑障碍(CCMD-3编码:43.2)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是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可分为原发性焦虑障碍,包括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症)、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和继发性焦虑障碍,如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TAF 117-2022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测试方法.docx
- T_CFA 0102033-2022 压铸锌合金标准.docx
- T_CFA 0203141-2021 绿色铸造设计产品 球墨铸铁管水冷金属型离心机通用技术要求.docx
- T_TAF 097-2021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技术要求.docx
- T∕TAF 062-2020 物联网设备安全平台技术要求和分级方法.docx
- T_CFA 02010202.4-2021 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docx
- T_CFA 0202031.7-2021 铸造用硅砂通用技术规范 第7部分:检验用标准硅砂.docx
- T_CFA 020209.1-2019 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浇口杯.docx
- TAF-WG4-AS0008-V1.0.0-2017 移动终端安全环境安全评估内容和方法.docx
- T_TAF 087-20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安全 儿童电话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估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