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外科)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docx

2024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外科)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外科)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

第1卷

一.简答题(共3题)

1.简述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

参考答案:答: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1)起搏阈值增高;(2)电极移位、脱落;(3)出血、感染;(4)导线缠绕。

2.现场心肺复苏术

参考答案:(一)准备工作

1.迅速将患者安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如系软床应在背部加垫硬木板。

2.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

(二)操作方法

1.确定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和心跳停止,其主要特征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股动脉、颈动脉搏动触不到;心音消失;发绀。

2.呼唤患者,轻推其肩部,观察瞳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3.触摸其颈动脉,并观察面色,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4.证实患者心跳停止后,呼救,并立即抢救。

5.施行胸外按压术

(1)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示、中两指横放在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为按压区。

(3)操作者将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区,与患者胸骨长轴相平行,另一手掌重叠压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互握翘起,不接触胸壁。

(4)按压时双肘关节伸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前倾之力和肩、臂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端下陷4~5cm,按压后应放松,使胸廓弹回原来形状,而使胸膜腔内压下降,血液回流。放松时手掌跟部不离开胸壁定位点,以免手移位。

(5)挤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并应平稳、规律、均匀的进行,不能间断。按压频率100/min(新生儿除外)。

(6)胸外心脏按压每30次做人工呼吸2次(即连续吹气2次,每次持续1s以上,直至病人胸廓升起为止),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或双人操作均为30:2。

(7)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胸骨压低约胸廓的1/3~1/2,频率100/min。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中指、环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按压胸骨,胸骨压低约胸廓的1/3~1/2,频率1OO/min。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30:2,双人操作则15:2。

(8)主要有效指标:颈动脉可触及搏动;瞳孔逐渐回缩;发绀减退;自主呼吸恢复;神志逐渐恢复;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6.实施人工呼吸术

(1)通畅气道,解松衣领及裤带,清除病人口、鼻腔的异物。

(2)开放气道:抬(提)颏法;抬颈法;双手抬颌法。

(3)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为例:

①病人平卧,操作者一手插入病人颈后向上托,一手按压其前额使头部后仰,颈项后伸用压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闭病人双侧鼻孔,另一手示指和中指抬起病人下颌,使下颌尖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将病人口打开。

②术者吸一口气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升起为止。然后放松捏鼻的手,让病人胸廓复原。如有回气声,即表示气道通畅,可再吹气。

③如果患者有自主循环(如可触知脉搏),仅需要通气支持,无按压时人工呼吸频率成人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

(三)注意事项

1.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也不可偏于左右侧,切勿挤压胸骨下端剑突处。

2.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

3.按压须均匀、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的猛击。

4.两人操作时,为避免术者疲劳二人工作可互换,调换应在完成5组30:2的按压吹气后间隙中进行,并应在5s内完成转换。在按压过程中可暂停按压,以核实病人是否恢复自主心搏,应在实施5组30:2(约2min)的按压/吹气后进行。核实过程所用时间不得超过10s。

5.两次人工通气后(每次持续1s以上),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6.如果第1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应在再次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后,给予第2次通气。第2次吹气仍失败时应直接进行胸部挤压。

7.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每次持续1s以上,以使患者胸部起伏。

8.避免快速或者用力吹气。

(四)质量要求

1.患者背部垫硬板。

2.按压的位置正确。

3.按压动作正确。

4.按压频率和胸骨下陷深度正确。

5.注意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6.按压与吹气比例正确。

7.每次吹气持续1s以上,并使患者胸部起伏。

3.气管插管术

参考答案:(一)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895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君毓展鹏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CNY3J98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