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相位和相位差1.定义正弦式交变电流u=Emsin(ωt+φ),其中“_________”叫做交变电流的相位.两支交流的相位之差叫做它们的相位差.2.正弦交流电u1=Emsin(ωt+φ1)和u2=Emsin(ωt+φ2)的相位差是__________.ωt+φ电冰箱、空调、电视剧等家用电器使用的是交变电流.铭牌上面标示的“额定电压220V”“频率50Hz”字样是什么意思?【答案】额定电压220V、频率50Hz指的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和变化频率.1.对有效值的理解(1)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定义的.交变电流和恒定电流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理解交变电流的有效值要注意“三同”:电阻相同,时间相同,产生的热量相同.交变电流有效值的理解和计算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四值”对比和应用 例2(2017·苏南四市一模)如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与风速成正比.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有关规律,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有关知识,然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答案】A2.(2017·铜仁模拟)风力发电机为一种新能源产品,功率为200W到15kW,广泛应用于分散住户,若风力发电要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当线圈通过中性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答案】C【解析】在中性面时,线圈与磁场垂直,磁通量最大,但感应电动势为零,故A、B、D错误;在中性面时,没有边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为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故C正确.一、周期和频率1.周期交变电流完成一次_______变化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2.频率交变电流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Hz.3.二者关系T=________或f=________.4.ω的确定i=Imsinωt的表达式中ω与f的关系为________.周期性赫兹ω=2πf二、峰值和有效值1.峰值(1)定义:交变电流的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_________.(2)应用: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要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交流电压的峰值.2.有效值(1)定义:让交变电流和恒定电流通过大小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的__________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这个恒定电流的电流、电压,叫做这个交流电的有效值.最大数值高于一个周期(2)应用:电气设备铭牌上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都是__________.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测量的也是________.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对于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I、U与峰值Im、Um之间的关系:I=________,U=________.有效值有效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教学第6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24.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教学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3功率29.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教学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5.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17.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2电场18.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9.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4电容器20.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5电流和电源21.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6电流的热效应22.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教学 第1章 电场电流 章末整合2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