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基基础与主体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记录表
??##一、引言
地基基础与主体工程是建筑结构安全的关键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有效控制地基基础与主体工程中的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高标准,特制定本专项验收记录表,用于规范验收流程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验收记录表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
##三、验收依据
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
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验收规范
2.工程设计文件
##四、验收内容及标准
地基基础部分
#土方工程
1.场地平整
验收内容:场地平整度、标高偏差。
标准: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一般场地平整后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坑洼和积水现象。标高允许偏差为±30mm。
2.基槽开挖
验收内容:基槽尺寸、边坡稳定性、基底土质。
标准:基槽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长度、宽度+200mm,50mm;边坡应稳定,无塌方现象;基底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回填土
验收内容:回填土的土质、压实系数、分层厚度。
标准:回填土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土料,不得含有杂质。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室内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室外回填土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规定。每层回填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200m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
#地基处理
1.换填地基
验收内容:换填材料的质量、压实系数、分层厚度。
标准:换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砂、砂石、灰土等。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规定,分层厚度应均匀,压实度检测应符合规范要求。
2.强夯地基
验收内容:夯击参数(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间距等)、地基承载力。
标准:夯击参数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通过静载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3.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验收内容:水泥及外掺剂质量、桩体强度、桩身完整性。
标准:水泥及外掺剂应符合质量标准,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可通过钻芯取样等方法检测。桩身应连续完整,无断桩、缩颈等缺陷,可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桩基础
1.灌注桩
验收内容:钢筋笼质量、混凝土强度、桩身完整性。
标准:钢筋笼的钢筋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应牢固。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等级,桩身完整性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无明显缺陷。
2.预制桩
验收内容:桩的外观质量、桩身垂直度、接桩质量。
标准:桩身应无裂缝、蜂窝等缺陷,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桩长,且不大于20mm。接桩应牢固,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接桩处的焊缝应饱满、连续。
#地基承载力检测
1.验收内容: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结果。
2.标准: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检测数量应满足规范规定,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主体结构部分
#混凝土结构
1.模板工程
验收内容: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拼缝严密性、支撑系统稳定性。
标准:模板表面应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模板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支撑系统应牢固稳定,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钢筋工程
验收内容: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质量。
标准:钢筋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品种、规格、数量应准确无误。钢筋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固长度应满足规范规定,接头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采用焊接接头,其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的数量应满足规范规定。
3.混凝土工程
验收内容: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浇筑质量、养护情况。
标准: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养护应及时、有效,养护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4.混凝土强度检测
验收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