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妇科不孕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少腹一侧或双侧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白带量增多,色黄质稠,或有低热,舌质黯红,边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状,结合妇科检查、B超检查、输卵管造影等相关检查,符合输卵管炎性不孕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九版,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盆腔炎病史,出现不孕,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常后位,活动受限,粘连固定,输卵管增粗、变硬,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腊肠样肿物或囊性肿物,B超检查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积水,造影检查提示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等,可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阻证
证候:少腹一侧或双侧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低热起伏,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2.气滞血瘀证
证候:少腹胀痛或刺痛,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经色黯,乳房胀痛,情志抑郁,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3.寒湿凝滞证
证候:小腹冷痛坠胀,得温痛减,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质黯,苔白腻,脉沉紧。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湿热瘀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方剂:银甲丸加减。
银花藤、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生鳖甲、紫花地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
加减: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加黄柏、土茯苓以增强清热燥湿之力;若少腹疼痛剧烈,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理气止痛;若低热起伏,加青蒿、地骨皮以清虚热。
2.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牡丹皮、枳壳、乌药、延胡索、香附、甘草。
加减:若经血量多有块,加蒲黄、五灵脂以化瘀止血;若乳房胀痛明显,加柴胡、郁金以疏肝理气;若少腹胀痛剧烈,加三棱、莪术以破血逐瘀。
3.寒湿凝滞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除湿。
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加减:若白带量多,加苍术、茯苓以健脾利湿;若形寒肢冷明显,加附子、细辛以温阳散寒;若小腹冷痛坠胀,加艾叶、乌药以暖宫止痛。
(二)中成药
1.妇炎康片:具有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等,每次6片,每日3次。
2.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消癥的作用。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证候者,每次6丸,每日2次。
3.妇科千金片:能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每次6片,每日3次。
(三)针灸治疗
1.选穴:以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湿热瘀阻证加阴陵泉、行间;气滞血瘀证加血海、太冲;寒湿凝滞证加归来、地机。
2.操作:主穴用补法,可加用灸法;配穴用泻法。关元、气海、子宫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方向与角度,避免刺伤膀胱。三阴交、足三里直刺11.5寸,行提插补法;关元、气海、子宫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阴陵泉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行间直刺0.50.8寸,行捻转泻法;血海直刺11.5寸,行捻转泻法;太冲直刺0.50.8寸,行捻转泻法;归来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地机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四)中药灌肠
1.药物组成: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三棱、莪术、延胡索等。
2.用法:上药浓煎至100150ml,温度保持在3841℃,每晚睡前排空大便后,取侧卧位,臀部垫高10cm,将肛管插入直肠1520cm,缓慢注入药液,保留12小时。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五)热敷
1.药物组成:透骨草、艾叶、小茴香、川芎、乳香、没药等。
2.用法:将上药装入布袋,蒸热后热敷下腹部,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热敷30分钟左右,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康复指导
1.生活起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忌涉水、游泳、冒雨等。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忌辛辣、油腻、生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妇产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docx
-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docx
- 妇产科委托管理协议.docx
- 妇产科应急预案.docx
-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docx
- 妇产科进修教学计划.docx
- 妇产科降低剖宫产率制度和措施.docx
- 妇保科医疗质量考核表.docx
- 妇产科护理品管圈实施方案.docx
- 妇女节福利申请方案.docx
- 2025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 根据书本上知识怎么做.pptx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docx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