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咏史诗三首自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庭筠过陈琳墓作者介绍: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背景: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事何进、袁绍,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就是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漂泊辗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你陈琳灵魂有知,想必能理解我的遭遇,你有卓越的才华,得到曹操的赏识而我空有盖世超群之才,却怀才不遇,因而格外怜惜、羡慕你。时日久远,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没在春草之中,曹操建的铜雀台大概也只能对着荒凉的暮云了。此时临风凭吊,倍感悲伤,因为自己要携带着书剑学陈琳去从军,但是前途未卜,即使有文武才能,又怎么能不令人黯然伤神呢?感身世:《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请指出诗中哪些地方是吊陈琳,哪些地方是概叹身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曾于青史见遗文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试分析。正面点题写尽满腔怨愤,参差屈曲。这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说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常见其有关军国大事的文章,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今日飘蓬”正面点题,,暗透出诗中所抒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开。读公之文过公之墓抒已之情《过陈琳墓》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先贤陈琳相比,感慨至深,请指出诗人主要是采取什么表现方法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铜雀荒凉对暮云。石麟埋没藏春草,霸才无主始怜君。词客有灵应识我,陈琳了解相知我怜慕欣羡境遇对比:君我境遇联想、象征借景抒情:悲景悲情荒凉寥落当前即景墓前遥想人才埋没象征“君”、“我”对比,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及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无主”的对比。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01古坟的荒凉寥落。这是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芜没荒废。进而联想曹操,想象到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02教师点拔:正是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忧怨悲愤之情难以排解,作者在结尾又有何感想?01“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02词客青史遗文霸才有主古我今日飘蓬霸才无主书剑从军书剑无主今石麟埋没铜雀荒凉今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对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对比总结:全诗巧用对比。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文采斐然,寄托遥深,不下李商隐咏史佳作。就咏怀古迹一体看,不妨视为杜甫此类作品的嫡传。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