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版).doc

2024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4年新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湖南卷

第四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注意纠正因为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吝(nìn)啬”应读成“吝(1ìn)啬”,“余晖(fēi)”应读成“余晖(huī)”。

B.注意纠正人名、地名的误读,如:“郑振铎(yì)”应读成“郑振铎(duó)”,“燕(yàn)山”应读成“燕(yān)山”。

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云霄”不能写成“云宵”,“羸弱”不能写成“赢弱”。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神采奕奕”应写成“神采弈弈”,“妇儒皆知”应写成“妇孺皆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神采奕奕”书写正确,其意思是形容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故选D。

2.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生活随笔,其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屈原和余光中都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一位是悲天悯人、以身殉国的“楚辞之祖”,一位是安土重迁、思念故乡的“乡愁诗人”。《古韵新声》节目以创新的艺术形式,让这对灵魂知己跨越2000余年展开“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世代不变的家国情怀。而《古韵新声》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天花板。

A.家喻户晓 B.悲天悯人 C.安土重迁 D.当之无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合乎语境,正确;

B.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辛,怜悯人民的疾苦。指对时世的艰辛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正确;

C.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的意思。与后文的“思念故乡”矛盾,可改为“颠沛流离”;

D.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使用正确;

故选C。

3.下面一段话选自某班的《成长记录本》,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众多地名像一张张名片,不仅承载了历史的回忆,而且反映了文化的积淀。②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了解到了长沙地名背后的故事。③太傅里是为了纪念汉代谪宦长沙的太傅贾谊;金钱街的名称与吕洞宾的传说有关;定王台记录了定王刘发筑台望母的故事。④这些因传说与故事而衍生的地名赋予了长沙神秘的文化色彩。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了解到了长沙地名背后的故事”成分残缺,“通过……,使”湮没主语,应将“通过”或“使”删去其中一个;

故选B。

4.熊健同学制作了一段精美的校园春景视频,字幕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我们盼着的春天,再坚持一下,不会远了。

②农历二月的春风,握在自然的巧手中,剪出了一城细细密密的柔绿柳叶。

③我相信,今年,我们一定会有个料峭过后,最美、最好春天。

④再过不了多久,该是一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时日了吧?

⑤该是细柳如烟的日子了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⑥让我们静静等待,等待这个漫长的蛰伏过去,静待花的洪流冲走所有的阴霾。

A.③①②⑤④⑥ B.⑤④②⑥①③ C.③①⑤②④⑥ D.⑤②④①⑥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⑤句中的“细柳如烟的日子”点明了语段的描写对象:春天。应为首句。

②句中的“柔绿柳叶”紧承⑤句中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应为次句。

④句中的“再过不久”紧承②句中的“农历二月”。应为第三句。

①句中的“我们盼着的春天”指的是④句中的“一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时日”。应为第四句。

⑥句中的“让我们静静等待”紧承①句中的“盼着”。应为第五句。

③句为末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春天的期望之意。

故排序为:⑤②④①⑥③。

故选D。

5.羿善同学和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分享日常生活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羿善自我介绍说:“我和大部分男生一样,喜欢打篮球,前两年还豆蔻年华,今年已即将束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中考。”

B.羿善提问“元宵习俗知多少”,小朋友纷纷抢答,有闹花灯、耍龙灯、包饺子、闹年鼓、土地庙集会、守岁等答案。

C.羿善告诉大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知识,至今还有鲜活的生命力,比如评价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可以说他“关爱苍生”,比如称受人尊敬的人物去世,可以说“仙逝”。

D.有一位小朋友问羿善“伯夷叔齐”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情况,羿善告诉他:“二哥伯夷和三弟叔齐都是古代的两位王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句中形容男孩,有误;

B.“土地庙集会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守岁”是除夕的习俗,它们都不是元宵习俗;

D.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伯夷为长子,叔齐是三子。伯夷是“大哥”,不是“二哥”;

故选C。

综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