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淞浦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25.03)
试卷部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如礼何?(《论语·八佾》)
(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
(3)《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人们主动担着粮食追随陈胜起义大军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红楼梦》香菱学诗时,以下各人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的是()(2分)
A.林黛玉:“既要学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B.王熙凤:“你我只该作些针黹纺织事才是,学诗并不是女人的本分。”
C.薛宝钗“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D.贾宝玉:“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文学具有感发人心、认识生活、针砭时弊的功能,也是文艺理论教科书解说文学社会作用时的老生常谈。文学再造生活,,,,,更加激动人心,也更加意味深长。而经过作家之笔重新勾勒、修正和再造的生活,可与客观外界生活对照媲美。
①但文学是对生活的千淘万漉、千锤百炼
②当然不可能穷尽生活中的所有
③因而其所再造的生活比日常生活更加浓缩饱满
④甚或只是无边无际生活的一鳞半爪和挂一漏万
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以下是论文《数字化的涂层危机及其人文拯救》的部分内容,请阅读这些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摘要:现代社会正在进入数字社会,一方面,数字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数字化也成为一些主体进行掩饰、涂层的材料和工具。当人们开始使用“元”“宇宙”等概念标识、涂层数字化,进行“概念狂欢”时,可能标识着数字化这个维度的文明要素、领域、行业开始出现泡沫甚至危机。数字化的泛化、涂层化、过度发展具有多重危害,全面认识数字化的文明属性、生命目的、内在不足,切实提升数字化的普惠度,推动文明的基础创新、基础稳定,对于克服数字化的涂层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人文化、普惠化、公共化、人民化是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应该成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数字化;元宇宙;涂层;概念狂欢
二、元宇宙狂欢
①概念是实在的反映,文明时代下的成就和问题通过概念得到呈现。但当一个概念被人们越界使用,或者被一些主体试图上升为赢者通吃一切的力量以至走向概念狂欢时,往往是这个概念及其所反映的文明维度、主体力量开始走向异化和衰落的一个信号。目前被人们广泛讨论、狂欢式使用的“元宇宙”,可能是数字化概念从鼎盛走向越界、异化、衰落的信号。
②“元”“宇宙”是两个没有具体所指的空概念,当人们使用这类概念时,往往表示人们还没有具体把握他所研究和思考对象的属性、规律、特点。这类概念,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表示人们知道自己目前的思考、研究、能力还没有穷尽对象的特点,认识、研究、能力还不完善,还有推进的可能。当一些主体使用这类概念时,往往是出于有意或无意的掩饰目的,用这类曾经的大概念涂层自己对某个领域的无知或少知。
③当人们使用元、宇宙、存在这类概念时,或许具有以下意味:其一,表征了人们的狂妄,希望用一些没有内容的空概念意指所有未知、未涉足的对象、领域。其二,表征了人们的谦逊,还知道自己认识与行为能力的不足,知道在已有、已控制之外还有其他。其三,表征一些主体希望用这类让人们不知所指、不知所云的概念去掩饰自身的问题、不足,树立某种神圣、神秘、高大上的形象。其四,表征一些主体以无知为基础的无畏,当人们不知道“元”“宇宙”等大概念的抽象性和可能问题时,才会大胆地加以使用。其五,表征一些主体在进行无神圣感的概念狂欢。概念狂欢是当代市场社会、消费社会的一个特点,为了吸引眼球,人们以狂欢的心态不断进行所谓的概念创新、语词乱用。
④数字化与元宇宙相互关联,用元宇宙来称谓、涂层、放大数字化,正具有以上多重意蕴。一个新的概念往往对应、标示一种新的力量,在一个概念与力量的诞生期,新概念或力量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已然被人们接受的概念、力量而出场,以便更为顺利地生成、为人们所接受。当一个概念、力量已然成长起来处于强盛期并为人们普遍认同时,又往往会为别的概念、力量所借用,成为别的力量的涂层。当一个概念与力量进入衰退期时,又会有意或无意地寻找另外的概念涂层自己,试图掩饰自己的问题,维持、扩大已有的地位与影响。文明变迁的大周期、大趋势,正是这样一个新的力量和概念不断生成、强盛又不断归于平常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任何概念与力量都有一个归于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