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电信防骗课件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电信诈骗概述
01
防骗实用技巧
03
防骗法律法规
05
防骗意识培养
02
案例分析
04
防骗教育推广
06
电信诈骗概述
01
诈骗类型介绍
骗子假冒公检法人员,以涉嫌违法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冒充公检法
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受害人中奖,要求先支付手续费或税费才能领奖。
中奖诈骗
常见诈骗手段
01
02
冒充公检法
骗子假冒公检法人员,声称账户有问题,诱骗转账。
中奖信息诈骗
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中奖,要求支付手续费或税费才能领奖。
诈骗的危害性
财产损失
诈骗导致受害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影响生活品质。
心理创伤
诈骗事件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压力,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防骗意识培养
02
提高警惕性
防范社交工程
识别诈骗信息
警惕不明链接和信息,如中奖通知、积分兑换等,避免点击或提供个人信息。
不轻信陌生人,尤其在电话或网络中,对要求转账、提供密码等请求保持怀疑。
保护个人隐私
不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媒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地址、身份证号等,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识别诈骗技巧
诈骗者常通过假冒官方机构或亲友的电话进行诈骗,应核实来电者身份,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警惕陌生来电
网络钓鱼通过伪造网站或链接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应仔细检查网站真实性,避免点击不明链接。
防范网络钓鱼
诈骗信息往往包含紧急或诱惑性语言,如“中奖”、“退款”等,应保持警惕,不轻信未经验证的信息。
识别虚假信息
在进行金融交易时,应仔细核对收款方信息,确保交易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资金被骗。
检查交易凭证
01
02
03
04
防骗心理建设
学习如何辨识诈骗电话或信息中的常见信号,如紧急语气、索要个人信息等。
01
培养对未经验证信息的怀疑态度,不轻信来历不明的“好消息”或“大奖”。
02
了解并实践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如不轻易透露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等敏感数据。
03
掌握遇到诈骗时的应对策略,如挂断电话、不点击可疑链接、及时报警等。
04
识别诈骗信号
建立怀疑态度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学习应对策略
防骗实用技巧
03
验证信息真伪
接到可疑信息时,首先检查发送者的身份和信息来源,避免轻信不明来源的消息。
检查信息来源
01
通过官方渠道或官方网站核实收到的信息内容,比如银行通知可通过银行客服电话进行确认。
核实信息内容
02
利用手机或电脑上的反诈骗应用程序,对可疑电话号码或短信进行识别和拦截。
使用反诈骗工具
03
遇到难以判断的信息真伪时,及时向银行、公安机关等专业人士求助,获取准确的判断。
求助专业人士
04
安全使用电话和网络
警惕不明来源的短信或邮件,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以防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识别垃圾信息
01
使用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以降低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设置强密码
02
在社交网络或公共平台上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地址、电话号码等,以防止诈骗者利用。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03
进行金融交易或重要操作时,确保使用官方认证的应用程序或网站,避免使用第三方服务。
使用官方渠道
04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设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以降低账户被盗风险。
使用复杂密码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详细信息,如地址、电话号码等,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学会识别钓鱼网站的特征,如不寻常的网址、错误的拼写或不安全的连接标志,避免输入敏感信息。
识别钓鱼网站
启用双因素认证增加账户安全性,即使密码被破解,也能通过第二重验证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使用双因素认证
案例分析
04
典型案例剖析
诈骗者冒充官方客服,通过电话或短信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造成经济损失。
冒充客服诈骗
01
通过发送看似合法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引诱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
网络钓鱼攻击
02
诈骗者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者中奖,要求支付“税费”或“保证金”以领取奖品,实为骗取钱财。
中奖诈骗
03
诈骗者伪装成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受害者涉及犯罪活动,需配合调查并转账以证明清白。
冒充公检法诈骗
04
防骗成功案例分享
识别冒充客服诈骗
张先生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电话,要求验证账户信息,他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成功避免了资金损失。
01
02
识破虚假中奖信息
李女士收到一条中奖短信,要求先支付手续费,她通过查询官方活动信息,识破了骗局。
03
防范网络钓鱼链接
王先生收到一封邮件,声称其账户存在安全问题,需点击链接验证,他通过检查链接的真实性,避免了信息泄露。
案例教训总结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缺失
用户因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导致财产损失,强调了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防范社交工程攻击
案例分析中发现,社交工程攻击常见于诈骗,总结出防范措施,如不轻信陌生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