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桃花涧修禊诗序》《兰亭集序》含答案译文.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桃花涧修禊诗序》《兰亭集序》含答案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桃花涧修禊诗序》《兰亭集序》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课文《兰亭集序》(略)

材料二:

桃花涧修禊诗序(节选)

(明)宋濂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又三十步,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又六七步,曰饮鹤川,又四十步,水汇为潭。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①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

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迨罢归,日已在青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

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注】①髹觞:漆过的酒杯。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

B.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

C.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

D.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堤(???)

A.修禊:古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

B.彭殇(《兰亭集序》):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C.“觚翰”,指木简与笔;“觥”,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

D.“浴沂”“舞雩”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弟子冉有所言之志。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属有别于赠序的诗序,都是放在文人雅集唱和所成诗集之前的文字。

B.两文均先写修禊环境及过程,再加以议论,都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体。

C.王文以“昔人”承接“古人”,从哲思转向历史,引出对庄子观点的批评。

D.宋文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发舒身心,显示了作者崇尚清虚的志趣。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2)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

27.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两篇序文的写作目的。

【答案】23.B24.D25.D26.(1)每当看到古人(文中对生死)发生感慨的原因,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叹息哀伤,(却)不能在心里明白。

(2)郑铉因为这次游玩很欢乐,收集这次所赋的诗句并且嘱托我作序。27.①王羲之的目的是批评道家(庄子)把生死看作一样的虚诞,寄情后人要敢于直面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生命终会消亡的现实,从而珍惜欢乐,思考生命。

②宋濂的目的是否定借修禊事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旧俗以及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的态度。主张效仿孔门弟子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积极有为的情怀志向。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酒杯有托盘,随着水流漂浮,像雁群一样向下。往前,有中断(取走)的,有对对联的,正按次第取来饮用。

“觞有舟”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有中断者”“有属联者”结构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排除AC;

“沉浮”对应“随波”,意为随着水流漂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这是孔子弟子冉有所言之志”错误,由课文“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可知,是曾皙(点)所言之志。

故选D。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显示了作者崇尚清虚的志趣”错误,文章结尾“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作者是认为晋人“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故选D。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由”,原因;“契”,符契;“喻”,明白。

(2)“以”,因为;“属”,通“嘱”,嘱托;“序”,作序。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兰亭集序》中相关内容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