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糖尿病汇报人:XXX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一)?基本临床表现1.代谢紊乱症状群:多尿多饮: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体重与营养相关表现: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多食:患者常易饥饿、多食。总结“三多一少”: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一)?基本临床表现1.代谢紊乱症状群:其他症状: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物模糊。隐匿性: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检验时发现高血糖。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见后面并发症部分。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T1DM?临床表现多样性:诊断时临床表现差异显著,可表现为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高血糖。起病特点:青少年患者:多数起病较急,症状明显,可能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就诊。成年患者:部分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经历一段无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治疗阶段:初始治疗:多数患者起病初期需胰岛素治疗以恢复代谢正常。蜜月期:起病后数周至数月内,部分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短暂恢复,胰岛素需求量显著减少。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T1DM?实验室特征:胰岛素水平: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自身抗体:70%~90%新诊断患者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如ICA、GAD65抗体等)。部分急性起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受损,但自身抗体阴性。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2.?T2DM疾病特性:一组异质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起病与症状:隐匿性: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发现途径: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健康检查时发现。家族史:常有家族遗传倾向。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2.?T2DM并发症特点:酮症酸中毒(DKA):很少自发性发生,但在应激、严重感染等诱因下可能出现。高渗高血糖综合征:部分老年患者可因此为首发表现而确诊。代谢异常相关性: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组分同时或先后发生。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2.?T2DM胰岛β细胞功能表现:早期肥胖患者: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增高。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不适当升高),可能引发反应性低血糖,成为首发症状。病程差异:因诊断时疾病阶段不同,胰岛β细胞功能表现差异显著(从代偿性分泌到失代偿性减退)。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3.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疾病性质:高度异质性单基因遗传病,目前已确定至少14个亚型。临床特征:家族史: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早发:发病年龄小于25岁。代谢特点: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无需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3.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遗传方式:母系遗传。临床特征:早发:发病年龄早,胰岛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代谢表现:自身抗体阴性,身材多消瘦。伴随症状: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3.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3)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诱因:与糖皮质激素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易感人群: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者更易发生。病程特点:多数患者停药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管理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需监测血糖。首选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无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史。
糖尿病四、临床表现(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4.妊娠糖尿病(GDM)?发病阶段:常于妊娠中、末期发病。此阶段孕妇身体代谢负担加重,多种激素变化干扰胰岛素正常作用,使得血糖调节难度增加,进而引发GDM。?症状特征:多数呈现为轻度且无症状性的血糖增高。由于症状隐匿,常需通过孕期血糖筛查才能发现,容易被孕妇及家属忽视。?产后转归情况:分娩后,多数GDM妇女的血糖能够恢复至正常水平。然而,她们在未来患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会显著上升。这可能与孕期糖代谢异常对身体代谢功能造成的潜在长期影响有关。
糖尿病五、并发症(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具体见下文。(二)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