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7
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36
FORMTEXT江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36/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assConcreteConstructionofPortandWaerwayEngineering
FORMDROPDOWN
FORMTEXT?????
202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202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
目次
TOC\o1-3\h\z\u前言 I
引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3
4基本规定 5
5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 6
5.1一般规定 6
5.2温控标准 6
6大体积混凝土制备 7
6.1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7
6.2原材料优选 7
6.3低温升高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
6.4低热高抗裂机制砂清水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
6.5泄洪廊道抗冲磨UHPC配合比设计 9
7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 10
7.1一般规定 10
7.2混凝土生产 10
7.3混凝土输送 11
7.4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11
7.5浇筑温度控制 12
7.6内部最高温度控制 13
7.7混凝土拆模和养护 13
7.8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14
7.9功能梯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4
7.10其他措施 15
8施工期温控监测 16
附录A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计算 17
A.1水泥水化热总量 17
A.2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 17
附录B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18
附录C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 19
C.1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计算 19
C.2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 19
C.3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19
C.4混凝土抗裂安全性评价 20
附录D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浇筑温度及片冰用量计算 22
D.1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计算 22
D.2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 22
D.3片冰用量计算 23
附录E混凝土保温层厚度计算 24
附录F温度监测记录表格式 25
附录G本指南用词用语说明 26
PAGE26
前言
水运工程亟需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提高其耐久性:1)水运工程大多数构件属于典型大体积混凝土,对抗裂和耐久性要求极高;2)混凝土总方量大,夏季温度高时间长,入模温度不易控制、内部温升高;约束情况复杂、易应力集中,极易因温度应力易造成开裂;3)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要求高,需要解决混凝土控裂和外观质量要求高的技术难题;4)廊道混凝土由于其特殊结构,使得该部位混凝土容易形成应力集中易开裂,同时汛期还面临含砂石水流冲磨破坏的风险;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问题是无数工程技术人员长期研究的难题,至今尚未很好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旦产生裂缝,会对其结构安全和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试点任务提出编制需求。
虽然交通部于2011年编制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但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仅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且随着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设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施工技术不断出现,特别是对于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耐久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亟需专门编制“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在江西省港口集团的领导下,开展了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控裂关键技术研究,依托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内河船闸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取得了系列成果,从材料设计、控裂技术和施工控制方面取得新的成果,提出了低温升高抗裂大体积混凝土制备技术、研制了低热抗裂清水大体积混凝土、开发了廊道高抗冲磨UHPC材料、并形成内河船闸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成套技术,丰富了现有的规范和指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