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童年读后感1500字(共10篇).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童年读后感1500字(共10篇)

本文是关于童年读后感1500字(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篇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

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

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童年》这本书中的小主

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样令人忘怀,令人感慨的呢?

读过《童年》的人都了解,它反映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

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阿廖沙在幼年时,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不得不使他感到孤独寂寞,也不

得不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爱他并且经常讲述优美故事

来使他受到熏陶。可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夺得家产争吵打架,明争

暗斗以及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

爱与恨早已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记印。

童年是每个人漫漫人生的开端,儿童的心灵、思想是天真无邪的。平常的人

和事物都会影响到儿童。如果受到了好的影响,那么会使人一生受用。反之,则

会让人丧失目标、困惑迷惘。这就好像一个人做某一件事情,如果连开头都把握

不好,那么后面又怎会很好地继续下去呢?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时又接触到了一种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而这个阶层的

人的所作所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厌恶。然而,阿廖沙单纯、完美的心灵

并未受这些消极态度的同化,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

一生,体现了他所有的内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让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

同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童年属于你,同样也属于我。当我们在内心感到空旷时,回想一下童年时代

的自己,它会净化你的灵魂,让你生出无限感慨。

篇二

我们都知道高尔基,一位著名的作家。可是,这位著名作家他的童年是怎样

的?

《童年》这本书就是以高尔基的童年经历叙述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以为:一说到童年,我们可以用无限想象与美好去勾画,“幸

福”总是会缠绕。可高尔基的童年却不是如此。

故事以“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为主人公。文章讲述了:19世纪沙俄统治

时期,三岁的阿廖沙便失去了父亲,并跟随外祖母到了外祖父家生活,结果总是

被外祖父打,好朋友“小茨冈”的死,因舅舅们争家产而几次闹得不可开交以及

外祖父和舅舅们分家后发生的一切,阿廖沙知道父亲的故事,母亲又再一次结婚,

继父却殴打母亲、虐待他的故事,这些一个个事在高尔基的心里留下了很深刻的

印象。高尔基10岁后,便告别童年,走向人间。

我觉得高尔基的童年真是比悲惨还要悲惨,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沙俄统治

的残暴、凶恶。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幸,可值得高兴的是高尔基有一个爱他的外

祖母。外祖母善良和蔼、热爱生活,她在高尔基童年黑暗阴影下打开他害怕孤独

的心。她经常给高尔基讲一些关于穷人有正义的故事,同时他身边的朋友以及他

内心有些小崇拜的人也给他以鼓舞,所以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下,高尔基变得坚强、

勇敢。

我觉得如果再和高尔基比童年,那我估计都自愧不如。可是,究竟高尔基的

童年对我有什么启发呢?

我现在美好的生活使我不会像高尔基的童年一样不幸。可当我沉浸在物质带

给我的享受之中,比如痴迷电脑而不能自已时,或者是觉得学习压力大而想放弃

学习时,这些就是“黑暗”。我就如同像高尔基一样在经历“不幸”,但我要像

高尔基一样从黑暗中走出来,如果我一旦被这“黑暗”沉迷,就会害了自己,就

像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所说: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是啊,与其

讨厌这“黑暗”,不如振作起来,在“黑暗”中点亮希望之光,使“黑暗”远离,

有了这希望,“黑暗”并不怕。

高尔基,我成长路上学习的榜样!

范文一

童年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必管人间的险恶纷争,

也不必管社会的黑暗腐败……而高尔基的《童年》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例,没有

孩子的天真活泼,只有每天数不尽的工作,受尽外祖父的虐待,却从来没有抱怨

过一句,让我感慨万千。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灾7岁的父亲去世后,随母亲牵住灾外祖父家中度过

岁月。期间他的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

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

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

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64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