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PAGE
1-
“科学史话”栏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史话在化学教学中的导入策略
1.结合具体化学现象引入历史故事
(1)在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讨论到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要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之前,人们对于酸碱中和现象的理解还停留在表象层面。直到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酸和碱在反应中会生成盐和水,这才揭示了酸碱中和的实质。拉瓦锡的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也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说到化学反应,我们不得不提到电化学的发现。在18世纪末,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了伏打电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堆的发明,使得电化学研究成为可能。随后,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了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现象,提出了电解质的电离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电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得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法拉第的电化学研究,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化学史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实验。这个实验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埃蒂安-马略特共同完成的。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恒温条件下,一定量的气体体积与其压力成反比。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波义耳-马略特定律。这个定律的发现,不仅为气体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使得人们对气体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实验的成功,展示了科学实验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史发展脉络
(1)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史的发展脉络,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化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科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以图像、动画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通过一幅时间轴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古希腊时期对自然现象的初步观察,到文艺复兴时期化学实验的兴起,再到现代化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这一历史进程的脉络。这样的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发展的逻辑和连续性。
(2)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史,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上的经典实验。例如,通过三维动画展示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实验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此外,多媒体还可以展示一些化学实验的失败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索中的曲折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在化学史的教学中,多媒体还可以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介绍化学史上重要的科学家及其贡献。例如,通过视频资料展示玛丽·居里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新元素,以及她的同事皮埃尔·居里在研究放射性方面的贡献。这样的展示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的个人故事,还能让他们体会到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毅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化学史教学更加生动和立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价值观。
3.设置疑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1)在化学教学中,设置疑问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为什么不同物质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激发他们对化学反应机理的好奇心。通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设置疑问情境还可以通过实验前的讨论来实现。比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提出:“在实验中,如果我们改变反应物的比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就产生期待,激发他们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欲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3)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化学史上的未解之谜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古代炼金术士试图通过化学反应制造黄金的故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现代科学无法实现古代炼金术士的梦想?”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局限性的思考,激发他们对现代化学前沿领域的好奇心。通过探索化学史上的难题,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化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科学史话与化学知识点的结合方式
1.以史解理,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1)在化学教学中,以史解理是一种将化学历史与化学概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以回顾道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TC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docx
- 国开形成性考核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测试(1-3)试题及答案.pdf
- DGJ32J19-2015-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4页].doc VIP
- 2023年雅安天全县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医学诊断证明书格式文档模板.pdf VIP
- 2024四川雅安市天全县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道岔详解.ppt
- 49.《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蔚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实习综合报告》3800字.doc
- 工商业储能开发要点及投融资分析 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