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 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 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三次“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4.“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中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西藏自治区成立

5.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6.“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A.人民英雄 B.革命烈士 C.最可爱的人 D.两弹元勋

7.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8.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史料,其中可作为第一手史料运用的是(???)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大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文物

9.到1950年底,山西新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某村翻身的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彻底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D.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0.“小燕子,穿花衣……,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这首歌曲在20世纪50年代广泛传唱。与歌词中“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翻译工程技术,其中翻译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分别只占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2.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钢产量

发电量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60%

35.2%

3.7%

4.7%

A.我国建立了比较均衡的工业体系 B.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C.计划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原来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这说明“一五计划”(???)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使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使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14.“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回到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亲历的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3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三级证持证人

把书放在枕头下了,知识在一夜间就能够能够根据浓度差,渗透进记忆细胞细胞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22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