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尼罗河的赠礼.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工业大约在5000年前,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就会制做陶器了。他们制做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丽夺目。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如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是陶制品。最有趣的是,人死后用的棺椁也用陶土烧制,形状如有盖的长方形大箱。古代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黏土。垒墙、盖房、铺路,都使用黏土掺上切碎麦的大秸制作的土砖。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物都是用这种黏土修建的。**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有一天,女神伊兹斯的丈夫外出遇难身亡,她悲痛欲绝,泪水如暴雨似地洒落到尼罗河里,河水陡然上涨,漫向两岸。人们为了不让女神过分伤心,便吹吹打打,又跳又唱,女神果然破涕为笑。因泛滥到两岸的河水是女神的眼泪,所以凡是河水之处,无不生机萌发,五谷丰登。以后,每当尼罗河泛滥,人们便歌舞欢庆。

每年六月中旬,尼罗河刚出现将要泛滥的预兆——水呈现绿色,人们即喜气洋洋地聚集河畔,举行盛大的称为“落泪夜”的庆祝活动。有个传说这样一个古老而美妙的传说,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它的水位每年六月开始上升,九月达到高峰,十一月以后开始下降。水退以后,两岸积下大量淤泥,那是极好的天然肥料。数千年来,两岸的人民利用这种肥料从事农业生产。这里一年可种三季庄稼,尤以长绒棉驰誉世界。因而这里历来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饮水思源,无不感激尼罗河的恩典,视尼罗河为神明。一年一度河水泛滥节的庆祝活动,便是他们这种情感的外现。在尼罗河河谷,出现了古老的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埃及出现!公元前3500年,出现小国!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关键词我们的城市!壮观吧!刚才看到过了!这里是金字塔和没鼻子的狮身人面像!在埃及共计大约11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TheGreatPyramid、PyramidofKhafre、PyramidofMenkare),其中胡夫金字塔(奇阿普斯)又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占地13.1英亩,由至少重2.5吨的近260万块巨石建造,共重625多万吨。点击图法老王室僧侣贵族工匠、农民(自由民)奴隶统治阶层被统治阶层我们的社会结构:另一种金字塔!金字塔是数以万计的被统治阶层人民在几十年的辛苦劳动中建造起来的!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呢?古埃及人在很早时,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因而热衷于制干尸、修坟墓。他们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就可经久不坏。深藏墓中不会腐烂的尸体,静静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这些说法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记载下来了!

象形文字尼罗河边的劳动人民在干什么?莎草纸纸莎草最有名的用途是制作莎草纸。英语中的“纸”(paper)就来自“莎草纸”(papyrus)。尼罗河:是我们埃及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埃及古代文明,正是他的泛滥,给埃及古代农业文明提供了良田沃土,类似于你们中国的黄河。我们生长在尼罗河边,喝尼罗河水,用尼罗河水灌溉农田,用生长在尼罗河边的莎草,盖房子,做莎草纸,用来写我们的象形文字,我们在尼罗河边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尼罗河,我们的母亲河!新月形沃土地理特征美索不达米亚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两河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设起堤坝沟梁来蓄水排涝,人们才能耕种收获。两河流域的居民主要使用牛、驴拉着木犁耕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大麦酒是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枣是人们的主食之一。农业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农人历书》以一个老农民教育儿子的口气写的。这位老农民对儿子不厌其烦地讲述应该如何务农,要注意的各种事情。比如,怎样节省灌溉用水、不要让牲畜践踏田地、驱赶食谷的飞鸟、及时收割,等等。历法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苏

文档评论(0)

livestu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