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小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防诈骗小学课件汇报人:xx

目录壹防诈骗教育意义陆课件使用与反馈贰诈骗类型与案例叁防诈骗知识普及肆互动教学活动设计伍家长与学校合作

防诈骗教育意义壹

提高学生防范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网络钓鱼、电话诈骗等,增强识别能力。认识诈骗手段01教育学生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人,以及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培养安全习惯02

培养正确金钱观避免物质诱惑认识金钱的价值通过教育,让学生理解金钱是劳动成果的体现,培养他们对金钱的尊重和合理使用。教导学生识别和抵制不正当的物质诱惑,如网络诈骗中的虚假广告和游戏内购。理解金钱与劳动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金钱应通过正当劳动获得,而非通过不法手段或侥幸心理。

预防校园诈骗事件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学生识别常见的诈骗手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模拟诈骗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提高应对实际诈骗的能力。定期开展防诈骗演练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安全,及时通报可疑情况,形成防范合力。强化家校合作机制010203

诈骗类型与案例贰

常见诈骗手段骗子冒充政府或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01冒充官方机构诈骗通过发送含有恶意链接的电子邮件或短信,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或银行信息。02网络钓鱼诈骗诈骗者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者中奖,要求先支付“税费”或“手续费”来领取奖品。03中奖诈骗骗子伪装成受害者的亲友或同事,以紧急情况为由要求转账汇款。04假冒熟人诈骗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投资虚假的金融产品或项目。05投资理财诈骗

校园内外案例分析学生通过社交平台收到虚假兼职信息,被要求先转账或提供银行信息,导致财产损失。网络钓鱼诈骗01骗子冒充同学或老师,通过电话或信息要求紧急转账,学生因信任而上当。冒充熟人诈骗02学生在游戏中被诱骗购买装备或账号,支付后发现对方消失,游戏物品也未到账。虚假游戏交易03

防范技巧讲解警惕网络钓鱼识别虚假信息03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在不安全的网站输入个人信息,防止网络钓鱼导致的财产损失。保护个人隐私01通过检查信息来源、核实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因虚假信息而上当受骗。02不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以防个人信息被盗用。防范电话诈骗04接到可疑电话时保持警惕,不轻信所谓的“中奖”、“退款”等诈骗电话,及时向警方报告。

防诈骗知识普及叁

识别诈骗信息诈骗者常利用紧急情况制造压力,如假装银行工作人员声称账户安全问题,要求立即行动。警惕紧急催促对于承诺高额回报或不切实际的优惠信息要保持怀疑,避免因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识别虚假承诺警惕不明来源的信息,如未经验证的电子邮件、短信或电话,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检查信息来源

安全使用网络使用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个人信息泄露,防止网络诈骗者利用弱密码进行攻击。设置强密码01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邮件或消息中的链接,以免点击后落入诈骗陷阱。不随意点击链接02不在网络上公开个人详细信息,如地址、电话等,以减少被诈骗者利用的风险。保护个人隐私03下载和使用软件时,应选择官方渠道或信誉良好的应用商店,避免下载含有恶意软件的应用。使用正规软件04

保护个人隐私告诉学生不要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不透露个人信息教育学生识别钓鱼网站和邮件,不要点击不明链接,避免个人信息被盗取。警惕网络钓鱼鼓励学生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以增强账户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使用复杂密码

互动教学活动设计肆

角色扮演游戏编写包含各种诈骗手法的短剧剧本,让学生扮演受害者和诈骗者,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识别诈骗。设计诈骗情景剧本创建银行柜台或ATM机的模拟环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何在银行场景下防范诈骗。银行防骗模拟体验设置模拟电话诈骗环节,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体验诈骗电话,提高应对实际诈骗电话的能力。模拟电话诈骗场景

模拟诈骗情景学生扮演诈骗者和受害者,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诈骗者的手段和受害者的心理。角色扮演教师设计诈骗情景,学生讨论并再现应对策略,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情景再现分析真实诈骗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预防措施。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诈骗场景,通过实践加深对防诈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角色扮演0102小组成员共同分析真实诈骗案例,讨论诈骗手法和防范策略,提升识别和应对能力。案例分析03每个小组设计一张防诈骗主题海报,通过创意表达来强化防骗信息的传播效果。创意海报制作

家长与学校合作伍

家长教育指导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与陌生人互动,并警惕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链接。指导孩子如何应对电话诈骗,比如接到可疑电话时及时挂断并告知家长或老师。家长应教育孩子识别网络诈骗,如不轻信陌生人信息

文档评论(0)

159****6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