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积贫积弱的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了解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缘由

了解北宋中期的阶级冲突与边疆危机

过程与方法

探究北宋中期的“三冗”问题

探究北宋的土地兼并问题及其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疏宋太祖加强中心集权的负面影响

生疏北宋“和议”政策的作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

(2)北宋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

难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

教法与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

学法:阅读归纳法规律推理法

教学过程

首先,利用《五代十国形势图》和《北宋统一示意图》对北宋的建立和统一南方地区作一个介绍,使学生对北宋初期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指出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这一途径上台建立北宋的。

其次,展现王安石画像及其生平介绍,引入王安石的诗歌《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学生发觉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并展现王安石与宋神宗生平对比,由学生发觉变法的基本条件。

材料探究

材料1:宋神宗继位时的财政状况简表

年财政收入

(单位:万缗)

年财政支出

军费

官俸

皇室

祭祀

岁币

约4800

约1200

约720

约325

约72

通过以上表格,让学生发觉北宋的财政问题,由此去分析冗官、冗兵、冗费的缘由和后果。

材料2: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每逢荒年,政府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引自《张载集》

思考:材料2反映北宋中期消灭了什么现象?影响如何?

材料3

思考:材料3反映北宋中期消灭了什么现象?影响怎样?

材料4:北宋形势?

材料5:北宋的土地问题?

思考:上图的土地兼并现象会引发什么问题呢?

材料6:宋朝的经济?

百度百科:宋朝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这样的税收后世难以企及。熙宁年间开封米价400文一石,宋代一石66公升约100市斤米。按现在市场一般米价2.50元/市斤估算,400文=250元RMB购买力,即1文钱0.625元(宋时一贯钱为770文),一贯钱481.25元。按熙宁十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文计,其时国库4亿RMB。(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思考:北宋社会进展的表现有哪些?

板书:

课堂练习:

1.北宋中期,“三冗”问题消灭的主要缘由有()

①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浩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斗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躲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

2.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但最终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①双方维持较长时期的和平,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进展

③技术和文化之间的沟通加强,促进了双方的进步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③④

课堂总结:

文档评论(0)

185****84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