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摘要:本文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马克思生平事迹、思想体系和历史地位的分析,探讨了这篇讲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深远影响。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体系,然后深入分析了这篇讲话的写作背景、目的和意义,接着对讲话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最后总结了这篇讲话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本文旨在揭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讲话不仅是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回顾,更是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深刻阐述。本文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篇讲话的解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第一章马克思生平事迹与思想体系
1.1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1)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革命家,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传奇色彩。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马克思从小就对哲学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学期间接受了系统的哲学教育。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马克思接触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这对他后来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42年,马克思开始在《莱茵报》工作,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文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理论。
(2)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国际工人运动,并在欧洲各国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然而,由于政治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被迫流亡到英国伦敦。在伦敦,马克思全身心投入到《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中,这部著作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始终坚持研究,并积极与其他社会主义者保持联系。
(3)马克思一生致力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他在晚年与恩格斯共同领导了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这是一个旨在团结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的领导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然而,马克思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享年64岁。马克思的逝世引起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深切哀悼,他的思想和理论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工人阶级为自由、平等和正义而斗争。
1.2马克思的思想体系
(1)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强调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社会形态的变迁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2)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他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批判的核心。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资本积累与劳动剥削的矛盾。他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的加剧。
(3)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融合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对立统一。在哲学领域,马克思的贡献在于将哲学从抽象的理论探讨转向对现实世界的具体分析,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1.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社会实践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例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里程碑。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实践。
(2)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在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此外,古巴革命、越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asTurb12航空发动机部件特性图培训课件.ppt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双减政策背景下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docx VIP
- 先进材料环氧树脂、固化剂 - Huntsman Corporation.PDF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操作系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仪征市市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排版)修改2.doc VIP
- 中建项目商务管理手册.docx VIP
- 智慧树 知到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