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苗种放养1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活力强的扇贝苗,壳色正常有光泽,闭壳反应灵敏,无明显损伤和病害症状。建议选择正规育苗场生产的种苗,有条件时可进行DNA认证,确保品种纯正。2运输技术短距离运输可用湿保温法,将苗种放入泡沫箱内,加入少量海水保湿,控制温度在5-15℃;长距离运输采用充氧袋干运法,每袋放入适量苗种,加入少许海水,充氧密封,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3放养前准备检查养殖设施完好性,清理养殖环境,消除潜在威胁。根据苗种规格准备适合的养殖容器和工具。监测养殖水域的环境参数,确保适宜放养。4放养技术放养前进行温度驯化,避免温差过大导致应激反应。放养时动作轻柔,避免机械损伤。放养后24小时内尽量减少干扰,让扇贝适应新环境。放养后3-5天内进行首次检查,了解适应情况。密度控制笼养密度(个/m2)筒养密度(个/m2)底播密度(个/m2)密度控制是扇贝养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影响扇贝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适宜的养殖密度能够确保扇贝获得充足的饵料和生长空间,提高养殖效率。养殖密度应根据扇贝的规格大小、养殖方式、水域环境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一般而言,随着扇贝体型的增大,应逐步降低养殖密度。夏季高温期可适当减少密度,增加水体交换效率;冬季低温期代谢减缓,可稍微增加密度。日常巡查日常巡查是扇贝养殖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定期巡查可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养殖过程顺利进行。巡查内容主要包括:水环境参数监测(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养殖设施检查(浮筏、养殖笼、锚绳等);扇贝生长状况观察(摄食、活力、闭壳反应等);疾病和敌害生物监控;饵料环境评估等。巡查频率根据季节和养殖阶段确定,一般在生长旺季和幼苗阶段每天巡查1次,其他时期可2-3天巡查1次。巡查时应详细记录各项观察结果,形成完整的养殖档案,为后续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饵料投喂自然饵料在自然海域养殖的扇贝主要依靠海水中的浮游植物作为饵料来源。扇贝是滤食性动物,能够过滤海水中的浮游植物,如硅藻、裸藻、甲藻等。良好的养殖海域应具有丰富的浮游植物资源,硅藻含量较高的水域更适合扇贝生长。为提高自然饵料水平,可采取施用有机肥等措施促进浮游植物繁殖,但需注意避免引起水质恶化或赤潮。定期监测水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饵料环境状况。人工饵料在室内培育或饵料不足的海域,可进行人工饵料投喂。常用的人工饵料包括:单胞藻培养物(如小球藻、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等);微囊藻粉、酵母粉等微生物制剂;专用贝类配合饲料等。人工投喂时,应掌握适宜的投喂量和频率。一般投喂量为扇贝体重的3-5%,每天投喂2-3次,早晚各一次。投喂前应进行水质检测,水质不良时应先改善水质再投喂。投喂时应均匀分散,避免局部过量导致浪费和水质恶化。水质管理常规监测定期测量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透明度等基本参数,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水体交换合理布局养殖设施,确保水流畅通,增强自然水体交换能力。在密集养殖区或水流不畅区域,可使用水泵增强水体流动。污染预防养殖区不得投放化学药品和有害物质。及时清理养殖区内的死亡个体和废弃物,防止腐败产生有害物质。应急处理发现水质异常时,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遇赤潮等突发事件,应紧急转移或下沉养殖设施,减轻危害。分苗与调整状况检查定期抽样检查扇贝生长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分苗调整规格分选按大小分为不同规格,确保同一养殖单元内个体大小均匀密度调整根据扇贝规格重新调整养殖密度,保证充足生长空间和饵料清洗处理清除附着生物,并检查病害情况,剔除病弱个体分苗调整是扇贝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保证扇贝均匀生长,提高成活率和整体产量。一般情况下,扇贝从放养到收获需要进行2-3次分苗调整,第一次分苗通常在放养后1-2个月进行,之后根据生长情况每2-3个月分选一次。分苗作业应选择在气温适宜的晴天进行,避开高温或低温天气。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扇贝。分选后应尽快将扇贝放回水中,减少空气暴露时间。作业结束后注意观察扇贝恢复情况,确保正常。附着生物清除常见附着生物藤壶、贻贝、海鞘、海绵、海藻等生物容易附着在扇贝壳面和养殖设施上,影响扇贝生长和养殖设施使用。危害影响增加扇贝活动负担,影响摄食和呼吸;降低养殖设施通水性,影响水体交换;与扇贝竞争饵料资源;为病原体提供滋生环境。清除方法物理清除:刷洗、刮除、高压水冲洗等;暴晒法:将养殖设施提出水面暴晒;淡水浸泡:短时间淡水处理可杀死海洋附着生物;生物防控:放养食用附着生物的经济物种。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