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面灌溉技术沟灌是利用地面引水沟渠将水引入植物行间的灌溉方式。适用于行状种植的蔬菜、花卉和灌木。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缺点是需要平整地面,水分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约40-50%)。操作时应控制水流速度,避免水土流失,同时注意沟渠的清洁维护,防止杂物堵塞。畦灌是将园地分成小畦,引水漫灌的方式。适用于密植的地被植物和花卉。畦的大小应根据土壤渗透性和坡度决定,一般面积在10-30平方米为宜。优点是覆盖均匀,操作简单;缺点是耗水量大,易造成表层土壤板结。畦灌适合土层较薄、保水性较好的中壤土或黏壤土。盆灌是在单株树木周围建造灌水盆的灌溉方式。盆的大小应与树冠投影面积相当,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这种方法适合果树和新栽乔木的灌溉。优点是针对性强,保证单株植物充分吸收水分;缺点是劳动强度大,难以机械化。盆灌时应控制水量,避免长时间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喷灌系统系统组成喷灌系统由水源、水泵、过滤器、管道系统、控制设备和喷头组成。管道通常采用PVC或PE材料,埋设在地下防止老化和冻害。喷头是系统的关键部件,根据功能可分为固定式、摇臂式和旋转式等类型,喷洒半径从3米到20米不等。现代喷灌系统通常配备自动控制装置,如定时器、电磁阀和传感器等。适用范围喷灌系统特别适合大面积草坪、地被植物和低矮花卉的灌溉。在城市公园、体育场、高尔夫球场等场所应用广泛。也适用于降温、施肥和防霜等辅助功能。对于高大乔木和需要控制叶面湿度的植物则不宜采用喷灌,以避免不必要的叶面浸湿和水分损失。节水效果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可节水30-50%。这得益于更均匀的水分分布和减少的渗漏损失。然而,在高温或大风条件下,喷灌的蒸发损失显著增加,节水效果大幅降低。为提高效率,应在傍晚或清晨进行喷灌,并根据风速调整喷灌时间,风速超过3米/秒时应避免喷灌。滴灌技术工作原理滴灌是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滴头,利用低压系统将水以水滴形式缓慢、均匀地滴入植物根区土壤的灌溉方法。水通过滴头时压力能转化为摩擦能,流速减慢,形成稳定水滴。现代滴头通常设计有压力补偿和自清洁功能,确保出水均匀且不易堵塞。适用植物类型滴灌特别适合行状或株状种植的植物,如果树、观赏树木、灌木、藤本植物和一些高档花卉。对于水分需求精确的植物,如盆栽植物、容器花园、温室作物等也非常适用。由于滴灌不湿润植物叶面,对于易感叶面病害的植物有额外保护作用。优势和局限性滴灌的主要优势在于极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可达90-95%)、减少病虫害发生、可结合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等。局限性包括初期投资成本高、技术要求高、滴头易堵塞需定期维护、不适合大面积均匀覆盖的植物如草坪等。在寒冷地区还需考虑防冻措施。微喷灌在园林中的应用技术特点微喷灌是滴灌和喷灌的结合,通过特制的微喷头将水以细小水滴或雾状形式喷洒在局部区域。喷洒半径通常为1-5米,工作压力低于传统喷灌系统。微喷头有多种类型,包括雾化型、旋转型和扇形等,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喷洒形态和覆盖范围。水滴粒径小,降低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适用场景微喷灌特别适合花境、小型灌木丛、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等小面积精细化管理的景观元素。对于吊篮、花架和高位花坛等传统灌溉难以覆盖的位置尤为适用。在温室、庭院和展示花园中应用广泛。微喷灌还能有效调节局部环境湿度,创造适合某些植物生长的微环境。实施要点微喷系统设计应考虑水源水质、水压条件和植物分布。安装时应确保微喷头位置适当,覆盖均匀无死角,高度一般应高于植物10-30厘米。系统必须配备高效过滤装置,防止微小颗粒堵塞喷头。在寒冷地区,应考虑排空系统或使用防冻设计。定期检查喷头是否堵塞或损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化控制现代智能灌溉系统采用多级控制策略,从简单的时间控制到复杂的闭环反馈控制。基础层面是电子定时器控制,可设定固定灌溉时间和周期;高级系统则整合多种传感数据,动态调整灌溉参数。电磁阀是实现分区控制的关键元件,可将园区划分为多个灌溉区,根据植物需求和土壤条件独立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手动干预功能,应对异常情况。传感器技术土壤湿度传感器是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组件,常用类型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和中子散射式等。这些传感器埋设在植物根区,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变化。气象传感器如雨量计、风速计、温湿度计等提供环境数据,辅助决策。植物生理传感器如茎流计、叶温传感器则直接监测植物水分状况,是更精准的灌溉指标。多种传感器协同工作,形成全方位监测网络。远程监控物联网技术使园林灌溉系统进入远程监控时代。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灌溉控制器可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访问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