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义)(知识梳理)-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讲义梳理(全国通用).docxVIP

第3讲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义)(知识梳理)-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讲义梳理(全国通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第三讲文言特殊句式

第三讲文言特殊句式

考点概述

备考要点

在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或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或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等。“不同的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言句式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迅速准确翻译句子。本考点将细致讲解各种句式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课文中熟悉的例句帮助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备考策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含以下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知识目标:掌握文言文的不同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特征及运用规律。

能力目标:准确理解并运用每种特殊句式灵活翻译

学习重难点:掌握文言文的不同句式特征及运用规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判断句

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1.用“……也”表判断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2.用“……者”表判断

①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小石潭记》)

②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3.用“……者,……也”表判断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③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4.用“为”表判断

①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③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5.无标志判断句

①臣本布衣。(《出师表》)

②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6.用“乃、则、皆、诚、即、必”等副词表判断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⑤梁父即楚将项燕。

7.用“是”表判断(不普遍)

①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注意:古代汉语中的“是”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此”,常用作判断句的主语。

①公曰:“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②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8.否定判断,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表否定判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②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知识点总结

1.用“……也”表判断

2.用“……者”表判断

3.用“……者,……也”表判断

4.用“为”表判断

5.无标志判断句

6.用“乃、则、皆、诚、即、必”等副词表判断。

7.用“是”表判断(不普遍)

注意:古代汉语中的“是”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此”,常用作判断句的主语。

8.否定判断,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表否定判断;

随堂即练

指出下列判断句的具体类型,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类型:“也”表判断

译文: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2)城非不高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类型:“非”“也”表否定判断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3)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类型:“……者……也”表判断

译文:我所追求的是天道。

(4)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类型:语意判断句

译文: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5)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类型:“为”表判断

译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

(6)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

类型:“是”表判断

译文:(我)询问他们的姓名,(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知识点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无标志被动句,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

②而刘夙婴疾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