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三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小张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张觉得这应当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转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2.史书记载,孝文帝规定“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这两项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杜绝官吏贪腐

B.推动民族融合

C.大大增加粮食产量

D.肯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答案】D

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D[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缘由。四个选项都与迁都洛阳有关,但A、B、C三项是直接缘由或目的,而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故选D项。]

4.“(北魏)高祖(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量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强大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答案】A[材料中的“外谋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预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

【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④⑤都属于移风易俗的内容。]

6.(2024·广东深圳月考)《魏书·食货志》中记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这则材料表述最精确的是()

A.北魏政府始终重视商品经济的进展

B.北方商业萎缩,北魏一度有所复苏

C.北方经济渐渐赶上南方

D.北魏开头流行货币地租

【答案】B[材料的大意是北魏建立后直到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钱币和货物流通不畅,孝文帝下诏令全国使用货币交易。孝文帝的这一措施使北魏商业得以恢复,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题干没有体现,排解;题干涉及的是商品经济,与地租无关,况且明清时期开头流行货币地租,排解D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肯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2)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头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答案】(1)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2)含义: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进展农业的乐观性。

(3)均田制。影响:肯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生产乐观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展。

8.(2017·江苏南通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魏书》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李韶认为“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资治通鉴·齐纪六》载,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四月,孝文帝曰:“我以平成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今迁都洛阳,欲通四方之运,而民犹惮河流之险。”在迁都洛阳后的几年中,他多次外出巡幸,以正统之君的姿势祭祀历代汉族的皇帝、忠臣以及孔子等前贤,祭祀高山大川。

(1)依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缘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北魏迁都洛阳的乐观影响。

【答案】(1)缘由:洛阳在历史上长期作为都城,是王权的象征;洛阳位居天下之中心,交通便利,漕运发达,便于各地前来朝贡;孝文帝具有猛烈的正统思想和实现大一统的抱负。

(2)乐观影响: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汉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展和摆脱鲜卑贵族旧势力的束缚与影响;可以避开游牧部落的骚扰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