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顶管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洞口止水措施
顶管进洞时管外壁和预留洞口之间渗、漏水,将构成重大风险。为防止进出洞口及顶进过程中泥水压力过大涌入工作井内,在洞口内预先安装一个单法兰穿墙钢套管,用于安装橡胶止水圈及止水封板。由于顶进距离长,造成管材表面及砂等对橡胶止水圈不可避免地磨损,需经常更换橡胶止水圈。因此,我们在洞口里侧增加一道橡胶止水圈,当需更换外部橡胶止水法兰时,洞口内部的橡胶止水圈可防止地下水进入井内。
(1)顶管出洞口防止沉降措施
①除了在工作井预留孔处安装橡胶止水圈外,根据地质情况,如有必要将在洞口外侧进行压密注浆加固。洞口无剩余硬块,使工具管推进无阻碍。
②为防止工具管出洞以后发生“磕”头现象,在底部安装延伸导轨,宽度与井内导轨一致。
③当工具管推进完毕,安放第一节管时,应将机头与导轨焊接牢固,防止主顶缩回以后,由于正面土压力的影响使工具管弹回。
(2)顶管进洞口防止沉降措施
当机头顶进距接收井还有一段距离时,应放慢速度,关闭水仓,使机头刀盘旋转,待做好进洞及封洞的准备工作以后方可将机头推进接收井。吊起机头及设备段以后,立即将预留孔和管壁之间的空隙用砖块和快硬水泥堵住,并预留好应急明水卸压口。
(3)顶进时此间隙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闭,否则地下水和泥砂就会从该间隙流到工作井内,会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会造成事故,殃及四周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顶管过程中洞口止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此项工作。在已完成的顶管中,采用16mm的橡胶法兰止水,未发现地下水和泥砂流入工作井内,效果很好。
2、人工顶管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轨道和液压顶进设备、工具管吊装到位后,开始掘进开挖。挖土是保证顶管质量的关键。人工挖土时要慎重掌握管子的顶进方向。挖土时工人应在管内操作,避免塌方伤人,施工时在地质条件较好的部位如沙土地,一般使用短柄铁锹、风镐等手持工具挖土,人工在工具管前端掘土,清出的土方用小车配以卷扬机外运出工作井。此外,还可以在顶管前方设网状封堵,防止工人前出至管外,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待工具管前形成略大于工具管外径的圆形空间后,启动液压顶进设备,慢慢向前推进。顶进时应注意坚持“先挖土、随挖随顶”的原则,确保第一节管子的顶进质量。如果碰到地质条件比较坚硬的砂砾石或者岩石时,要借助于电锤等工具进行掘进。当掘进到一定的深度时,要通过风机向里送风,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如此重复工作,直到贯通为止。
3、顶管施工沉降控制措施
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有很多优点,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地面和地下土体的移动,即沉降和位移。地面沉降是危及周边建筑和设施的主要因素,过大的地面沉降对周边环境和构筑物的破坏往往是致命的。为了使长距离顶管顺利顶进并控制沉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入膨润土泥浆。注浆可以减少管壁与土体的摩擦,填补土体空隙防止土体坍塌减少土层移动。顶管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是直接影响地面沉降的关键因素,为精确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施工中应用“综合信息控制法”,能有效地将地表沉降量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另外,还需要加强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将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泡沫轻质土汇报讲解.ppt
- 自然拼读发音规则表2016.pdf VIP
-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特点研究.pptx
- 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考纲单词默写.pdf VIP
- 尚航科技-Deepseek知识测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2022年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水利工程)》考试题库完整版(含答案).pdf
- 建筑专业图集-05J927-1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pdf VIP
- mathorcup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b题全国二等奖.pdf VIP
- 通达信分时主图显示昨日成交量、今日成交量,竞价量、开盘涨幅、今昨成交量比、星期,板块行业、概念提示。.docx
- v348欧五维修手册spx30314b发动机电控系统22l.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