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经·小雅·鹿鸣》译注.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小雅·鹿鸣》译注

《·小雅·鹿鸣》译注

题解:国君宴会宾客。

原???文

译???文

注???释

呦呦鹿鸣1,

食野之苹2。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3,

承筐是将4。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5。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6。

我有嘉宾,

德音孔昭7。

视民不8,

君子是则是效9。

我有旨酒10,

嘉宾式燕以敖11。

呦呦鹿鸣,

食野之12。

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

和乐且湛13。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

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

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

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

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1.呦(yō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2.苹: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3.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4.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属,所以行币帛也。将:送,献。

·5.周行(hánɡ):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7.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

·8.视:同示。:同。

·9.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10.旨:甘美。

·11.式:语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12.(qín):草名,蒿类植物。

·13.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赏: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为什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