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主要知识点(五);一.基本国情
1.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人口: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经济:成就巨大,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区域特色
1.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1)有利条件:中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和星罗棋布的岛屿,这为中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2)开发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区,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2.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1)有利条件: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开发措施:在沿边地区,国家相继开放了一系列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境贸易。(3)发展成就: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云南的旅游业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3.长江、黄河流域横贯东、中、西
(1)黄河流域: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2)长江流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三.中国与世界
1.发展变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2位。
(2)20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3)2010年,中??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其中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制造业总产值居世界第2位。
(4)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1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2位。(5)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等。
2.采取的措施: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一节北京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地形:地形特点: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河流及流向: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大多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均属海河水系。
3.气候类型及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集中于夏季。;二.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距离渤海和东北地区都比较近,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重要。
2.独特的历史文化: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京剧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二.政治文化中心
3.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著名古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4.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目前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
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5.城市职能:北京是中国首都,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组成: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3.面积: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4.台湾海峡: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澎湖列岛扼其咽喉。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势特点: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地势东高西低。
2.多地震:原因是: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3.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4.河流: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浊水溪是台湾岛最长的河流)。
5.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