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话丛台①
(唐)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云遮襄国②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注:①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阅兵和歌舞而筑,赵武灵王常携宠爱的惠妃登台玩乐。②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朋友游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写朋友刚从赵地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待了作诗的缘由。
B.诗人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弘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
C.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
D.诗中用白云、树木、绿苔、山鸟、野花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2.前人赞扬此诗说“‘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请结合诗句对“变成”“留作”进行赏析。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苏轼,被余秋雨称为的天才,集文学才能与政治才能于一身的天才。自古以来,文学才能与政治才能似乎是的一对死敌,然而这两者在苏轼身上却得到了最完美的统一,今日西湖的苏堤仍旧着一千多年前这个天才的赫赫政绩。然而卓越的政治才能并不代表会玩弄肮脏的政治手腕,苏轼的一生命途多舛,与他正直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改革也好,保守也罢,无论当时哪派势力得宠,苏轼都只有一个宗旨:站在良心那边说话!
A.千年一遇誓不两立显示 B.千载难逢势不两立显示
C.千年一遇势不两立昭示 D.千载难逢誓不两立昭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成熟的社会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任何个人权利都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不得破坏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伤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B.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C.文学艺术如果说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史诗级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引领时代精神,焕发并凝聚国民精神的火光。
D.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当今社会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重大特征,时代需要并呼唤着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主席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说明了这种道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从军(时有吐蕃之役)
杜甫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无地”即地尽处,近天是天边头,极言戍边之地的偏远。
B.颔联想象友人将渡过人烟断绝的茫茫沙漠,行军环境之恶劣溢于言表。
C.颈联暗用李广难封之典故,用友人口吻,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D.标题交代写作背景和缘由,阳关、沙碛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战争氛围。
2.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彼于致福者,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________________,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下学期二测模拟一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第二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三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一模)仿真卷(B卷)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沧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沧州市青县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 亳州市蒙城县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二)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高三5月模拟(三模)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doc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昌都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母材材质焊接材料.docx
- 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二次开发_5.电池均衡技术与软件实现.docx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4绿色工厂通用评价指标评价表.docx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 1014-2007 ).pdf
-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生物试卷.doc VIP
- 电力机车转向架的常见故障及解决.doc
- 18.《童年的水墨画》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高速公路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pptx
-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第1课时 开放互动的世界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