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皂罗袍】

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课堂导入

1.了解《牡丹亭》剧情、了解明清传奇;2.了解作者及其戏剧主张,了解写作背景并理解杜丽娘的形象意义;3.赏析戏曲语言的特色;4.理解“融情于景”等艺术手法。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晚期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最杰出的戏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进步主张。其主要戏剧作品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知人论世

真情:恶情:人们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控制,对理想爱情、幸福生活和清平政治的追求。人们对不正当的情欲,诸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贪恋。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主要是歌颂真情。写士人仕途生涯、宦海沉浮,主要是批判恶情。汤显祖对人的看法,突出地表现为强调情的价值,这种情分为两种:情《南柯记》《邯郸记》《还魂记》《紫钗记》

作品介绍《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故事梗概: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归来伏案小睡的梦境中,遇见书生柳梦梅并与之相会,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三年后,柳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得见丽娘画像,见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次日,梦梅掘墓,丽娘还魂。而在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时,又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解题《游园》①游园,选自《牡丹亭》,题目是编者加的。②“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

原文:【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诗文朗诵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与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yuántèsháo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采用对比、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写出了少女心中的期望与失落,惊惧和无奈。“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姹紫嫣红”象征着自己的青春,而“断井颓垣”象征着阴冷的生活环境,将“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杜丽娘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这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链接高考: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这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题型归纳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景。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等。表现手法:衬托、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②结合具体诗句翻译,分析手法的表达作用。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④按照题目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题序号。题型归纳

1.定义: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心中的感情,或把感情融在特定的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