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及其动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及其动态

班级姓名

考点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第1课时)

任务一:完成导与练P272273[必备知识梳理]

任务二:

[正误辨析}

1.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4.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记重捕法。()

5.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

6.调查种群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教材微点思考]

1.(选择性必修2P2~3正文拓展)下列几种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使用样方法的是;适合使用标记重捕法的是。(均填序号)

①蒲公英②田鼠③蚯蚓④鲫鱼⑤蚜虫⑥跳蝻

2.(选择性必修2P5“探究·实践”拓展)取样时为何强调随机取样呢?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规定了取样的方式,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符合随机取样的原则?

任务三:

1.(2023·广东湛江期末)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降低害虫种群密度,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下列对害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增加死亡率

B.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

C.性引诱剂诱杀引起死亡率升高,是导致种群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D.性引诱剂导致害虫的迁入率降低,迁出率上升

2.(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⑤、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②为性别比例,并非所有种群都具有此特征

C.③为种群密度,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D.④为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3.(2023·山东滨州期末)动物粪便中含有少量脱落的肠道细胞,其中DNA的特有序列可作为识别不同个体的标记。调查某马鹿种群时,第一次收集到90份粪便,经检测来自50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10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30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20只个体,其余70份来自其他46只个体。据此估算该马鹿种群数量应为()

A.300只 B.250只

C.165只 D.110只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第2课时)

任务一:完成导与练P275276[必备知识梳理]

任务二:

[正误辨析]

1.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λ为时间。()

提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2.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环境容纳量。()

3.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4.种群“J”形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恒定不变。()

提示:种群“J”形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恒定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5.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是相关的。()

[教材微点思考]

1.(选择性必修2P16正文拓展)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模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渔业捕捞中,一般种群数量超过K/2就开始捕捞,且捕捞后的数量要维持在K/2左右。让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的原因是什么?

在病虫害防治中,是否应在害虫数量达到K/2后才开始防治?

(选择性必修2P17“思维训练”)据循环因果关系分析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

任务三:

1.(2024·福建漳州月考)对东北某林区狍子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δ=前一年种群数量/当年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数量表现为“S”形增长,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B.t1时种群内狍子数量最多,此后狍子数量越来越少

C.t2时种群内狍子数量达到K值,此后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D.t3时种群内狍子个体数量少于t2时,且个体的生存压力较t2时小

2.(2024·山东济南模拟)如下两图均与种群“S”形增长有关,对两图进行对比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