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摘要: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分析、文化研究、社会历史背景等多个角度,探讨了《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家族伦理、文化内涵等主题。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命运悲惨的现实;通过对家族伦理的探讨,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展现了《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前言: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自问世以来,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家族伦理、文化内涵等主题进行解读;其次,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红楼梦》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意义;最后,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探讨《红楼梦》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通过对《红楼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第一章《红楼梦》概述
1.1《红楼梦》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他的生平事迹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据史料记载,曹雪芹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父亲曹顒也是一位官员。然而,由于家族的衰落,曹雪芹在青少年时期便经历了家庭的变故。据传,曹雪芹在20岁时便开始创作《红楼梦》,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这部巨著终于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完成。关于《红楼梦》的成书背景,学者们普遍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是封建社会的腐败与衰落。据《红楼梦》中的记载,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一时期正是清朝统治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暴露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不仅深入挖掘了家族的兴衰史,还广泛借鉴了前人的文学成果。例如,在小说中,他借鉴了《金瓶梅》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同时又对《水浒传》中的英雄主义精神进行了批判性继承。此外,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学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据统计,《红楼梦》中共有诗词歌赋近八百首,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诗词歌赋的运用,使得《红楼梦》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红楼梦》的成书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8世纪中叶,清朝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这部小说,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社会背景,都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例如,小说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和群体,他们的命运遭遇和思想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此外,《红楼梦》中还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这一家族史实际上也是清朝中期社会历史的缩影。通过对这些家族的描写,曹雪芹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1.2《红楼梦》的版本与流传
(1)《红楼梦》的版本众多,流传至今的版本主要有程甲本、程乙本、庚辰本等。程甲本由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刊行,是现存最早的版本之一。程乙本则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由高鹗再次修订而成。庚辰本则是根据曹雪芹手稿整理,由胡适在1927年首次出版。
(2)《红楼梦》的流传历经曲折。在程甲本问世之前,小说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乾隆年间,抄本《红楼梦》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版本众多,内容参差不齐。程甲本的问世,标志着《红楼梦》有了统一的版本,对于后世的传播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随着程乙本、庚辰本等版本的相继问世,《红楼梦》的流传范围不断扩大。
(3)《红楼梦》的流传不仅局限于国内,还远播海外。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传入欧洲。此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部小说,使得《红楼梦》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红楼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读者的关注。
1.3《红楼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1)《红楼梦》的主题丰富多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包括女性命运、家族衰亡、人性剖析以及社会批判。《红楼梦》通过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命运悲惨的现实。据统计,小说中共有女性人物近五百名,她们的性格各异,命运各不相同,共同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生活困境。例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分别代表了封建社会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