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高三一轮复习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导学案二.docx

第14课时高三一轮复习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导学案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

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对比民国初年的官员选拔。

【重点难点】

1.梳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认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之路的艰难和曲折。

2.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认识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出现的新气象。

3.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导学流程】

一、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独裁:1913年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的《》,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年底发布的《》,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2.对外卖国: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

(二)护国战争

1.背景: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奋起反抗。

2.概况:1915年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3.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纪年。

(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

2.军阀割据表现

(1)府院之争: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

(2)张勋复辟: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3)护法运动:段祺瑞破坏《》,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了非常会议,决定成立“”,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4)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8月,中国加入一战的方面。

(四)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与政策

选官制度:根据孙中山的文管考试思想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此时的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是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

(1)选拔方式: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建立: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3)实施: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过两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等也举行过数届。

(4)局限性: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

(5)文官甄别制度

①对象: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

②方式: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

③作用: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二、民国初年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新文化运动

(一)经济新气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短暂的春天” 1912—1919

1.经济发展原因:

(1)内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延续清朝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及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2.经济发展表现: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2)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4)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3.特点:

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发展不平衡);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很少;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面粉等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4.影响: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②产业工人人数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5、启示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制约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3)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4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