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_商鞅变法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_商鞅变法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详细措施和内容,相识其特点。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1)识记:商鞅的成长历程;初涉政坛;秦国政坛上的主角;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2)理解商鞅变法和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关系;

(3)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商鞅在秦国从政的史实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实力;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目的、经济措施、作用的学习,提高理解历史问题的实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和嘉奖军功、加强集权措施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实力。

(4)通过课前打算,培育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实力。接受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熬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加意识。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2)“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商鞅“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商鞅“嘉奖军功、加强集权”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思路】

王充在《论衡·书解》中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即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嘉奖军功、加强集权。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斗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峻,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许久,影响最深远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缘由。

讲授本节内容时,留意和已经学过的学问相联系,构建学问结构。建议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材料,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参加,增加对商鞅变法的相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用历代名人、学者对商鞅的评价来导入本课的学习: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允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商君,其天资苛刻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东汉史学家班固说:“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又说商鞅是“衰周之凶人”(《汉书·叙传上》)。

☆唐朝诗人杜甫:“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述古三首》)。

☆贾谊《陈政事疏》说商鞅“遗礼义,弃仁恩”,放弃思想文化的建树而专力于军事政治的进取,竟然导致“秦俗日败”,社会风习颓坏,世情浇薄。家族间的亲情纽带也为实际的利益追求所斩断。

☆北宋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以他的变法,开秦扫天下的先声。”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指责:“他(商鞅)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朱子语类》卷五六)就是说,只是片面追求国家“富强”,而放弃了执政者首先应当致力于文化建设的基本责任。

☆明代学者张燧曾经夸奖他:“(商)鞅一切不顾,真是有豪杰胸胆!”(《千百年眼》)

商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商鞅变法》。

★新课探究

商鞅变法的内容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少好刑名之学”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闻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何谓“刑名之学”?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

2、初涉政坛,明珠暗投

商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早年的学术积淀使商鞅满怀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学成之后,他即起先找寻“栖身之佳木”。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8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