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中山图书馆方文献发展概述.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地方文献专藏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独具地方特色的重点藏书,由杜定友先

生于1941年创设至今已有五十年,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科学研究、

国防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纪念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建馆八十周年之际,

本文着重回顾一下广东文献的发展历程。

一、广东文献专藏建立的源流

1957年,文化部举办的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前馆

长杜定友先生就“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使用”作了专题的讲述,引起我国图

书馆界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关注。

早在1941年,广东省立图书馆于战时曲江复馆,杜先生(兼任馆长)第一次提

出收藏广东地方文献为建馆藏书的核心部分。他说:“广东省立图书馆此次复

馆之初,即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①从此,省馆在杜先生的主持下致力于

广东文献的搜集,并建立了广东文献专藏。

那么,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的思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1916年,山东图书馆编制的书目中辑有“山东艺文”一目。同年11月,教育

部咨各省区请通饬各省县图书馆注意搜寻乡土艺文,这是我国早期图书馆收集

地方著述之例。1925年任广东图书馆委员之一的徐信符先生,他的南州书楼收

藏了不少广东乡贤遗著,但当时省馆尚未设立地方文献专藏。1927年初,杜定

友就任中山大学图书馆主任,适逢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中山大学任职,承

校委会委托到京沪各地购书。顾先生为此拟具了《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同

年7月,杜先生把这份计划书作为中山大学图书馆丛书出版,并指出:“篇幅

虽是很短,但含义甚深,计划周密”,“拟的十二(实为十六)大类,已把所

有的材料,包括殆尽,更不容有所添减”,而在第四点“革命文库的搜集”中

指出“我粤为中国革命之策源地,本校为中山先生所手创,自当以培养革命青

年,完成国民革命为职志”。因此,“在搜求中国书籍之时,对此特别注意,

广事搜罗,以纪念孙先生之伟迹,启迪后代革命之精神”。

由此可见,杜先生在顾颉刚的思想影响下,开始提出建立“革命文库”专藏的

设想。1929年8月,杜定友先生再次回到母校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图

书馆主任,在他主持下成立了“南洋史料室”,专门收藏有关该校的史料,包

括书籍、刊物、照片及一切纪念物品,进行爱校教育。

1936年夏,杜先生接受邹鲁校长之聘,又回到中山大学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

此时中大拟建新馆,杜先生计划在新馆建成后建立“图书馆学研究室”、“校

史资料室”等特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接着广州沦陷、迁校以致此计划不能

实现。

1941年广东省馆迁曲江,在复馆时他再任馆长,并提出“一个省立图书馆,更

有重要责任,就是保存广东文献”,这是杜定友先生正式提出与实践在广东省

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特藏”的开始。

二、广东文献专藏的建立与发展

1.初建馆时期(1941.11~1945.8)

1941年11月,广东省立图书馆于曲江复建时,完全是白手起家,首先设立

“广东文献特藏”,在所制定的“征集广东文献办法”中,明确提出“本馆为保

存本省文献利便学者研究起见特设广东文献特藏”,并规定了文献征集的范围

和编制了“广东史料、乡贤著述、名人传目、本省刊物”等四大部分的“广东

文献索引”。从此,奠定了我馆“广东文献”的收藏范围的划分标准。

关于搜集工作方面,最初以经费购买,后因书价飞涨,经费无增,征集就成了

搜集文献的主要途径,按当时的出版情况,除图书外,报纸、杂志只要图书馆

征求,出版发行单位大多数都愿意赠送。尽管战时环境恶劣,但省馆仍竭力收

集。到1944年,藏书量已达三万余册(其中广东文献千余册)。

为便于战时管理和方便读者使用,全馆图书报刊(包括广东文献)均开架陈列

阅览,使用颜色书标和明见式目录。“地方文献”采用当时杜定友先生的“广

东文献分类表”。坚持开放,直至抗战胜利。

2.抗战胜利后时期(1945.9~1949.9)

抗战胜利后,省馆要从粤北回迁广州,但原馆址已被省保安司令部占去,后经

杜定友先生多方交涉,才收回原省馆藏书楼部分,馆舍问题算获解决。这一时

期搜集工作使省馆的“广东文献”得到了较大的书源补充,主要是接收了汪伪

“广东省立图书馆”藏书、汪精卫住宅的藏书及前意大利驻穗领事罗斯未及运

往台湾的藏书。而罗斯的藏书中以海南岛、东西南沙群岛与少数民族资料为最

丰富;在接收广东省民众教育馆的藏书中,发现有孙中山先生亲手签的大元帅

令。另外,还与中山大学图书馆交换广东文献。当时广州文德路旧书铺中,一

般明、清刻本古籍索价不高,但因经费所限,只择广东文献购买。为了搜求广

东文献,有时连卖废、旧破烂也不放过。例如孙中山演讲的录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