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Arabic11页
农产品(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挡墙设计说明
1概述
1.1项目背景
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业主)拟在凤凰镇修建农产品(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1.2工程概况
拟建1-4#厂房、固废站、门卫1、门卫2,规划污水处理站。建筑最大层数4F,建筑最大高度23.45m,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桩基承台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最大荷载14000kN/柱。总建筑占地面积17376.40m2,总建筑面积69978.80m2。
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
2.1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
(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1351-2019)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0)《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14)其它相关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15)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
2.2其他依据
(1)与甲方签订的项目合同
(2)《巫溪县农产品(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及审查合格报告--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3.05
(3)《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22版)》(渝建质安[2022]110号)
(4)《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版)》
(5)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
(6)本项目其他专业相关资料
3建设条件(摘自地勘)
3.1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巫溪县凤凰镇,场地原始地形为岩溶地貌。场地现状地形整体较西北侧高、东南侧低,场地较平坦,地面坡角在6°~22°之间。场地高程237.54m~264.85m之间,环境最大相对高差为27.31m场区交通条件较好,已达到“三通一平”,施工条件较好。该场区内土地已完成统一征收,场地红线范围内建筑已拆迁。
3.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位于尖山-巫溪向斜北东翼,勘察区附近岩层产状210°∠56°,层面较平整,略呈波状,贯通性较好,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构造裂隙主要有两组:
Ⅰ:产状160o∠50o,一般延伸1.0m~5.0m,张开度一般1~3mm,裂面较平直,局部泥质充填,裂隙间距0.5m~1.5m,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Ⅱ:产状320o∠72o,一般延伸1.0m~6.0m,张开度一般1~3mm,裂面较平整,闭合,局部泥质充填,裂隙间距1m~4m,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场地区域岩层、裂隙产状是根据地形出露进行测量,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场地的岩层及裂隙产状可能出现变化,或出现新的裂隙,若发现隐覆不利外倾结构面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地勘单位赴现场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处理。
3.3地层岩性
经钻探揭示及场区实地调查,场区范围内主要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红粘土,场地基岩为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T1j)石灰岩。各岩土层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详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新近人工抛、填成因,杂色,填龄约7年。由红粘土和碎块石组成,石含量约10-50%,粒径20-800mm,硬质物呈碎石状,为中等风化石灰岩,结构松散。红粘土可塑,低强度、高压缩性。岩芯采取率65-70%,钻探揭露厚度为0.30m(ZK10)~13.20m(ZK105),平均厚度为4.84m。场地内该层均有分布,结构均匀差。
②红粘土(Q4el):残积成因,黄褐色,主要成份为红粘土,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软可朔~可塑状,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钻探揭露厚度为0.80m(ZK19)~19.80m(ZK93),平均厚度为8.65m,岩芯采取率90-93%。场地范围内分布较广,结构较均匀。
③碎石(Q4e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灰岩碎块石,充填物为红粘土。碎块石呈棱角状、块状,含量55-70%,粒径20-320mm,排列无规则,固结程度好,结构稍密-中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堂村片区城中村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污水管网修复完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污水管网修复完善工程设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管网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x
- 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设项目-斑竹林生态调节池结构计算书.docx
- 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设项目 -车滩坝生态调节池结构计算书.docx
- 农产品(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挡墙计算书.docx
- 老旧小区雨水管道更新改造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
- 老旧小区雨水管道更新改造项目(一期)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老旧小区雨水管道更新改造项目(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docx
- 金凤走马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桥梁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虎峰路(高环大道-樱桃路段)、地锦路(虎峰路-新州大道段)高边坡及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含谷白市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含谷白市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交通设计说明.docx
- 含谷白市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含谷白市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