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_T 2200-2021 博物馆二维影像数据采集与管理规范.docx

DB41_T 2200-2021 博物馆二维影像数据采集与管理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1.040.01CCSA14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200—2021

博物馆二维影像数据采集与管理规范

2021-12-08发布2022-03-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200—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影像采集 1

5影像管理 5

6存储与归档 5

7利用 6

附录A(资料性)文物藏品影像、业务活动和日常工作影像采集登记表 7

DB41/T2200—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博物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爱红、张得水、刘康、司秀琳、古花开、宋歌、韩静、宋兴、潘凌然、秦一、薛滢滢、沈弘、郭亮。

DB41/T2200—2021

1

博物馆二维影像数据采集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博物馆二维影像数据采集与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影像采集、影像管理、存储与归档、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收藏部门二维影像数据的采集与管理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A/T

50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WW/T

0011

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WW/T

0015

馆藏丝织品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WW/T

0017

馆藏文物登录规范

WW/T

0018

馆藏文物出入库规范

WW/T

0023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WW/T

0027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博物馆二维影像数据

博物馆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主要职能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或扫描获得,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盘、光盘等载体,依靠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二维影像数据。

4影像采集

4.1采集内容

文物藏品本体及翻拍的历史影像;博物馆在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主要职能及日常工作活动中产生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历史保存价值的影像。

4.2采集范围

4.2.1文物藏品

DB41/T2200—2021

2

文物藏品是由文物收藏单位正式入藏并登记入账,反映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证,是国家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的具象载体,是博物馆事业的根本。文物藏品影像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应采集以下影像:

a)文物藏品本体全貌、正面、侧面、顶部、底部及局部纹饰、铭文、印记、款识等影像;

b)文物藏品本体整体及局部拓片、线图等影像;

c)文物藏品本体保存的相关实物(如储粮、储水、残骸类)等影像;

d)文物藏品本体发生重大变化前后对比影像;

e)文物藏品入藏本单位前考古发掘现场、流转过程等历史影像;

f)文物藏品的复、仿制品影像;

g)文物藏品征集、鉴定、入库排架、保管、提借等工作影像;

h)其他与文物藏品相关工作的影像。

4.2.2业务活动与日常工作4.2.2.1保护修复

保护修复工作是博物馆研究对抗自然力对藏品破坏的科学保护过程,文物保护过程中影像信息的采集非常重要,可以保存文物原貌、记录修复过程、展示保护成果,为将来文物的再保护提供原始依据,应采集以下影像:

a)预防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文物环境监测、检测,布展材料环境安全性评价、展厅污染预评估等工作过程的相关影像;

b)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中文物入藏前消毒、杀菌、除霉等工作过程中相关影像;

c)保护修复前文物藏品保存环境、保存状况整体及局部病害等影像;

d)保护修复过程中各项科学检测环节及使用红外、紫外、透视、显微等影像技术采集藏品特殊性影像;

e)保护修复过程中对藏品实施技术处理过程中关键工艺的影像;

f)保护修复后文物藏品整体及局部状况、包装囊匣、保存环境等影像;

g)保护修复项目立项、论证、验收等相关活动的影像。4.2.2.2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工作是以藏品研究为基础,突出博物馆以物释史、以物证史特点,服务于各项业务工作,并积极与国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