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7爱国词四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教案4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7爱国词四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教案4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诉衷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的爱国情感。?

(2)、诵读诗歌,培育鉴赏诗歌的实力。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驾驭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词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陆游,更好地理解爱国情感。?

二、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祖父、

父亲都官。

诞生的其次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作为爱国志士,陆游有剧烈的政治责任感,一生以抗击外敌,收复失土为己任。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最终英雄无用武之地,退居山阴,在家赋闲。

他是南宋宏大的爱国诗人,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有《剑南诗稿》、《放翁词》等,大多数是关于收复中原的爱国内容和主题,洋溢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六十年间万首诗,十之六七言复原。”其中涉刚好事政治的作品,慷慨激扬,具有剧烈的义愤,表达了广阔民众复原中原的愿望。

他的词风格多样,也是以爱国主题为主调,这部分作品和辛弃疾的词同样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三、自主学习

1、朗读全词,整体感悟,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注释,明确诗歌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四、合作学习。

1、词的上阕写了哪两个生活场景?

明确:“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今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年轻时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消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积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

一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溢信念,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二是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饱满,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三是志向和现实的对比,“胡未灭”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的志向,自己也在这壮美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自己已是“鬓先秋”,同时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自己也只能“身老沧州”。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浩歌,表现了作者炙热的爱国襟怀及其对南宋统治者丧权辱国行为的批判。

五、拓展学习: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陆游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但是在倒戈派当政的社会条件下,他长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最终还被罢黜回乡,投闲置散,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怀国事,没有放弃对志向的追求,现实与志向的激烈冲突,始终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的。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忱,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的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厚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六、教学反思。

1、让学生读懂诗歌是理解内容的前提。

2、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朗读诗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指尖商务服务店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们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富有创意的文档创作团队。他们擅长于撰写各种类型的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商业计划书、项目报告、产品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无论您需要什么样的文档,我们都能为您量身定制,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

认证主体南江县集州街道指尖商务服务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1922MADJJPY30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