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解并描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语言表达实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合作,搜寻信息,把握文章内容。

2、品读体会,深化领会人物的品行魅力。

3、揣摩分析,借鉴协作技巧。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仰慕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切国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支配一个课时

二、文本解读

(一)学问积累

1、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子。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提倡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高校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就读于清华高校,1923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3、请学生到黑板上为加点字词注音

叱咤莅临迥异精悍激亢箜篌酣畅蓟北

(二)信息筛选

通读全文,勾画描写梁启超演讲的语句,思索:梁启超的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深刻的印象,感染影响了听众。

原句:“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清清晰楚……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不少人从今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剧烈的爱好”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验,笔而记之”

(三)合作探究

1、到清华高校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经常想起,并笔而记之?即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探讨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探讨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探讨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老师归纳整理板书)

2、提问:梁启超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备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务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微环节描写,在细微环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3、如何理解“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这段话。

(补充资料:这里说的悲剧是《古诗源》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而在梁任公讲稿中是这样的:“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当冬天早上,在河边‘披发乱流而渡’。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的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看起来梁启超在演讲中是作了即兴渲染的)

学生探讨后,明确:《箜篌引》的悲剧在于狂夫对渡河的执着和牺牲。联系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状况,梁启超在说明《箜篌引》时体现出志士们在国家衰亡,无路可走的状况下,为找寻国家民族出路而敢作敢为、英勇执着、勇于牺牲的精神。

(四)拓展探究

散发《少年中国说》,学生大声朗读,感受梁启超的情操和胸襟,以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似乎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溶化在叙述描写中。

四、作业设计

本文梁实秋给我们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我们作为学生,听的课是不计其数了,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位老师的一节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记录下来,与人共享。

课后记

文档评论(0)

198****7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